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古代戲曲的色彩藝術

  • 作者:楊蕾|責編:王傳龍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171587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2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中國古代戲曲表演的色彩藝術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文本文獻、考古文物等資料,探究古代戲曲舞台的色彩演進軌跡及著色規律,探討色彩與戲曲演出間的內在關聯,涉及泛戲劇形態下的色彩溯源、宋元演劇裝扮的色彩演變以及明清戲曲舞台的色彩繁盛,從組合特性、表現功能、美學意蘊、民俗構成、文化內涵等方面尋繹中國古代戲曲表演中的視覺秩序和色彩體系。

作者介紹
楊蕾|責編:王傳龍
    楊蕾,河南汝州人,文學博士,周口師範學院文學院副院長,河南省文明教師。中國古代戲曲學會會員,主要從事古典戲曲及河南地方戲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主持河南省哲學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參與國家十一五重大社科規劃項目1項,參編學術著作3部,在《戲曲研究》等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目錄
序:一個追問者的獨行  張大新
緒論
    一、戲曲臉譜研究
    二、戲曲服飾研究
    三、戲曲砌末研究
上編  中國古代戲曲的色彩演進
  第一章  泛戲劇形態下的色彩溯源
    第一節  巫儺儀禮與自然色彩的崇尚
      一、巫覡歌舞
      二、靈優扮飾
    第二節  兩漢百戲與五行色彩的禁忌
      一、樂舞百戲
      二、《東海黃公》
    第三節  隋唐戲弄與生活常色的重構
      一、《踏謠娘》
      二、參軍戲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宋元演劇裝扮的色彩演變
    第一節  宋金雜劇與正間色彩的雜糅
      一、艷段雜扮
      二、五花爨弄
    第二節  南戲演出與民間眾彩的融匯
      一、穿插諸伎
      二、角色串扮
    第三節  元代雜劇與舞台色彩的規範
      一、開呵沖場
      二、一角眾腳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明清戲曲舞台的色彩繁盛
    第一節  宮廷堂會與色彩的唯美傾向
      一、宮廷演劇
      二、堂會演出
    第二節  民間演出與色彩的地域風尚
      一、崑山雅調
      二、弋陽諸腔
    第三節  清宮大戲與色彩的程式定型
      一、人物扮飾
      二、景物造型
    第四節  小結
下編  中國古代戲曲色彩的藝術特質
  第四章  戲曲色彩的組合特性
    第一節  差異化
      一、人與人的視覺差別性
      二、人與物的形色異質性
    第二節  譜式化
      一、腳色行當與色彩的穩定性
      二、登場形制與色彩的規範性
    第三節  體系化
      一、唱念做打與扮飾色彩的聯動性
      二、人事時空與舞台視覺的系統性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戲曲色彩的表現功能
    第一節  情感性
      一、戲曲與現實間的情感同構
      二、演員與觀眾間的情感互動
    第二節  飾美性
      一、飾在變形重塑
      二、美在間離幻化
    第三節  符號性
      一、能指重在寫意
      二、所指隱喻秩序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戲曲色彩的美學意蘊
    第一節  「意」與「象」之間的色彩營造
      一、「離形」以「得似」
      二、「隨類」以「賦彩」
    第二節  「簡」與「繁」之間的色彩表達
      一、單純的張力
      二、繁縟的誇飾
    第三節  「雅」與「俗」之間的色彩認同
      一、正聲雅色與雅而能俗
      二、土腔俗彩與俗以化雅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戲曲色彩的民俗構成
    第一節  原始信仰的色彩隱喻
      一、驅鬼逐疫與色彩敬畏
      二、迎神祭祖與色彩禮讚
    第二節  歲令時節的色彩習俗
      一、樂天憫人的色彩狂歡
      二、趨吉避凶的色彩紋飾
    第三節  民族地域的色彩風尚
      一、民族傳統與色彩崇拜
      二、地域風尚與色彩選擇
    第四節  小結
  第八章  戲曲色彩的文化內涵
    第一節  陰陽五行的滲透
      一、陰陽五行與天人合一
      二、五色三統與正間相分
    第二節  儒道元典的浸染
      一、繪事後素與以色明禮
      二、知白守黑與以色證道
    第三節  社會評判的關聯
      一、忠奸善惡的色彩比附
      二、譜系秩序的色彩象徵
    第四節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表
  附表1:《九歌》神靈扮飾一覽表
  附表2:河南溫縣前東南王村北宋墓雜劇雕磚人物裝扮一覽表

  附表3:山西侯馬董明墓金代雜劇俑裝扮一覽表
  附表4:山西平定西關襯金代壁畫墓戲曲人物裝扮一覽表
  附表5:南宋院畫《眼藥酸》等兩幅絹畫人物扮飾一覽表
  附表6:南宋《燈戲圖》人物裝扮一覽表
  附表7:山西新絳寨里村元墓雜劇磚雕人物裝扮一覽表
  附表8:山西運城西里庄元墓雜劇壁畫人物裝扮一覽表
  附表9:山西芮城永樂宮潘德沖石棺雜劇線刻人物裝扮一覽表
  附表10:宋金出土文物所見末泥腳色裝扮色彩一覽表
  附表11:宋金出土文物所見副凈腳色裝扮色彩一覽表
  附表12:宋金出土文物所見副末腳色裝扮色彩一覽表
  附表13:宋金出土文物所見裝孤腳色裝扮色彩一覽表
  附表14:宋金出土文物所見引戲腳色裝扮色彩一覽表
  附表15:山西新絳吳嶺庄村衛家墓元代雜劇磚雕人物裝扮一覽表
  附表16:山西洪洞明應王殿雜劇壁畫人物裝扮一覽表
  附表17:元代文物所見雜劇「旦末」腳色裝扮一覽表
  附表18:元代文物所見雜劇「凈雜」腳色裝扮一覽表
  附表19:《元刊雜劇三十種》科介動作提示詞一覽表(一)
  附表20:《元刊雜劇三十種》科介動作提示詞一覽表(二)
  附表21:《元刊雜劇三十種》宮調折次腳色人物一覽表
  附表22:《元刊雜劇三十種》所涉腳色裝扮科介輯錄
  附表23:《元刊雜劇三十種》所涉「砌末」輯錄一覽表
  附表24:元明雜劇「穿關」、「科介」所涉色彩統計數據一覽表
  附表25:《看錢奴買冤家債主》雜劇「穿關」輯錄
  附表26:《壽亭侯怒斬關平》雜劇「穿關」輯錄
  附表27:《走鳳雛龐掠四郡》雜劇「穿關」輯錄
  附表28:《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穿關」色彩輯錄
  附表29:明清傳奇演劇人物裝扮輯錄
  附表30:《六十種曲》標目開場一覽表
  附表31:「江湖行頭」穿戴器具一覽表
附圖
後記:凡塵里的微光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