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自然界中的人類(上下)

  • 作者:孫曉玲|責編:卜偉欣
  • 出版社:中國文史
  • ISBN:9787520545860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724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自然界中的人類》立足自然、社會「普遍聯繫、變化發展」總特徵,以進化論為背景,以唯物辯證法為方法論,發現人類(自然人)人性是以人性發揮(活性)狀態存在的,是不斷發揮積累成長的過程,並且同時形成著相應人性發揮關係相互作用、變化發展(活性)的社會有機體。《自然界中的人類》大線路是:在考察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過程中,對人類人性初始形成、存在、成長曆史進程進行探索、考察,發現「人類人性客觀存在」規律性內容;視角是:自然的視角,(客觀的視角)人性發揮角度;起點是:從人類在自然界中誕生,自然人(體質、人性)初始形成、人類社會初始形成開始;社會發展需要是:探索發現人類(人性)客觀真實存在狀況,(從人性角度)揭示人類、自然人生存成長過程中不健康生存成長狀態(或疾病狀態)的存在,喚醒(人類、自然人)自然狀態下生存成長本性自足的自然之道,喚醒其人性發揮之靈光(人類文明之靈光),使人類、自然人的生存、成長不斷調整為自然(健康)生存、成長狀態,追求「人類自身健康生存」「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

作者介紹
孫曉玲|責編:卜偉欣
    孫曉玲,生於1966年,河南鄭州人。長期以來堅持探索、考察「人類人性客觀存在」規律性內容。2009年出版《人性發揮史觀》。2018年被邀參加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2024年被邀參加第25屆世界哲學大會等。生活的底色(或本質)是人活人性的不斷發揮。因此,與其說作者長期堅持探索、考察「人性客觀存在」規律性內容,不如說作者(幾十年來)在生存實踐中不斷體驗、感悟,思考、成長,探索、發現「人性客觀存在」規律性內容,以及人性發揮與自然的關係,不斷喚醒本性自足的自然之道,追求「人自身健康生存」「人與自然的協調共生」。

目錄
上冊
  導論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人性角度是探究「人類自身健康生存」「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根本角度
      第二節  什麼是人性?為什麼要思考人性
      第三節  《自然界中的人類》緒言
      相關說明
      詞語解釋
    第二章  「人性發揮史觀」概論
      第一節  「人性發揮史觀」概述
      第二節  人性發揮觀念與傳統人性觀念的關係
      第三節  「人性發揮史觀」與馬克思主義人學的關係
      第四節  「人性發揮史觀」與唯物史觀及其他史觀的關係
      第五節  「人性發揮史觀」與以往人學理論的關係,與現實(普通百姓)的關係
  第一部分  自然界中的人類
    第一章  自然界中,人類(人性)的初始形成
    第二章  自然界中,人類(人性)的存在狀況
    第三章  自然界中,人類(人性)的成長
    第四章  「人性發揮史觀」考察自然界中的人類
    第五章  自然界中,人類、國家、自然人
      引申探索:自然人(活人性發揮)與量子力學
    第六章  自然界中,人類社會的發展
    第七章  自然界中,人類人性發揮積累進化進程(人性發揮史觀論證總結)
    第八章  自然界中,人類人性發揮與自然的關係
    第九章  「人性發揮史觀」運用
      附:《自然界中的人類》圖示
      附:自然界中人類人性發揮積累進化進程一覽表
下冊
  第二部分  人性發揮史觀論證
    第一章  自然原始時期(人類形成階段)
      第一節  人類體質形成的科學論據
      第二節  原始人類「初始人性特徵」概述
      第三節  原始人類的「物質屬性」發揮
      第四節  原始人類的「精神屬性」發揮
      第五節  原始人類初始形成的「自我屬性」
      第六節  原始人類的「群」性和人類社會的初始形成
      第七節  人類人性發揮的客觀存在
      第八節  自然原始時期人類人性發揮、發展狀況
    第二章  階級社會
      第一節  古代埃及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二節  古代西亞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三節  古代印度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四節  古代希臘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五節  古代羅馬人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六節  古代中國人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人類人性發揮積累進化初始階段早期——奴隸社會時期小結:奴隸社會人性發揮發展、社會發展狀況
      第七節  西歐地區封建社會相關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八節  東歐地區封建社會相關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九節  亞洲地區封建社會相關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十節  5—17世紀中南非洲和美洲相關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十一節  地理大發現、西歐殖民、世界統一文明開端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十二節  歐洲文藝復興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十三節  歐洲宗教改革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十四節  西歐各國封建社會走向解體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十五節  16—17世紀亞洲帝國興衰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人類人性發揮積累進化初始階段中期——封建社會時期小結:封建社會人性發揮發展、社會發展狀況
      第十六節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十七節  17—18世紀歐洲相關人性發揮相對社會整體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十八節  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帝國興亡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十九節  美國「國家形式」產生、發展及美國內戰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二十節  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二十一節  19世紀中葉歐洲相關人性發揮相對社會整體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二十二節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制人性發揮相對社會整體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二十三節  19世紀末20世紀初相關資本制國家經濟發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二十四節  19世紀中期—20世紀初資本制國家工人階級爭取人性發揮鬥爭興起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二十五節  近代亞洲、拉丁美洲、非洲革命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二十六節  俄國十月革命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二十七節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資本制國家經濟與政治發展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二十八節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民族解放運動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二十九節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國際關係發展變化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三十節  二戰後國際關係演變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人類人性發揮積累進化初始階段晚期——資本主義社會初始階段小結:資本主義社會人性發揮發展、社會發展狀況
      人類人性發揮積累進化初始階段晚期——社會主義社會初始階段小結:社會主義社會人性發揮發展、社會發展狀況
      人類人性發揮積累進化初始階段(早、中、晚期)——階級社會時期總結:階級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初始階段)人性發揮發展、社會發展狀況概述
    第三章  物質社會
      第一節  從蘇聯到俄羅斯的轉變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二節  二戰後美國與亞太相關國家發展歷程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三節  二戰後歐洲發展歷程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四節  二戰後第三世界興起與發展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第五節  20世紀科技發展、社會科學發展(相關內容)所體現的人性發揮狀況分析
      人類人性發揮積累進化前期——物質社會時期總結:物質社會人性發揮發展、社會發展狀況
  第四章  精神社會
      人類人性發揮積累進化中期——精神社會時期總結:精神社會人性發揮發展、社會發展狀況
  第五章  自然理智社會
      人類人性發揮積累進化後期——自然理智社會時期總結:自然理智社會人性發揮發展、社會發展狀況
自然界中人類人性發揮積累進化進程一覽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