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醫情緒及心理脈法--脈象上的中醫心理學

  • 作者:朱志宏|責編:曹陽//梁旭
  • 出版社:天津科技
  • ISBN:9787574230347
  • 出版日期:2025/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71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深入探討中醫心理脈法。中醫自誕生就有心理學,如《黃帝內經》《輔行訣》提及情緒致病,孫思邈也有相關驗證,還有情志相勝療法。中醫脈象心理學可通過摸脈了解患者當下情緒、致病情緒,其根基是七情和五志,摸脈位置對判斷情緒至關重要。通過脈象能知曉多種情緒、心理狀態和性格特點,還能明確身體受哪些情緒影響,追溯過去負面情緒及與親人關係。憑借脈象可及時疏導患者不良情緒並治療,書中還介紹了常用的中醫心理脈法語言。此外,分別闡述兒童及青少年、成人脈象上的心理問題,分析四季脈象與情志的關係,最後列舉多個醫案,如抑鬱、缺少愛等案例,為中醫心理脈法的應用提供實踐參考。

作者介紹
朱志宏|責編:曹陽//梁旭
    朱志宏,中醫執業醫師,畢業於普瓦提埃公立大學,碩士研究生。坐診于北京醫承有道醫館。曾外祖父以上歷代在葯都樟樹行醫。     有幸結緣孫曼之老師、余浩老師、張東老師等恩師,他們將自己幾十余年的臨床經驗傾囊相授。臨床十余載,喜愛並專註于中醫事業,以病為師,在寸口脈不斷揣摩,摸脈可知全身癥狀,可知西醫指標和結節、囊腫、息肉、肌瘤,女子月經情況、男性生殖情況,可從脈象上得知家族重大疾及自身疾病發展趨勢,可知情緒、心理及心結等。朱大夫治病以傳統中醫思路立於方、脈之中,一張處方治全身,使氣血達到《黃帝內經》之陰平陽秘。     已出版專著《我與中醫的機緣》《不生病的中醫養生智慧》《直觀脈法》《養生防病大智慧》。

目錄

自序
一、自中醫產生之始即存在中醫心理學
  1. 情緒致病的歷史淵源
  (1)情緒之說始於《黃帝內經》
  (2)情緒之說見於《輔行訣》
  (3)情緒之說驗證於藥王孫思邈
  2. 情志相勝法——最有特色的中醫心理療法
  (1)悲勝怒
  (2)怒勝思
  (3)思勝恐
  (4)恐勝喜
  (5)喜勝悲
二、推古論今,什麼是中醫脈象心理學?
  1. 通過摸脈知道患者當下情緒及導致疾病的情緒
  2. 中醫的七情和五志是中醫脈象心理學的根基
  (1)中醫的七情和五志的內容
  (2)五志(七情)與五髒的關係及用藥思路
  3. 摸脈的位置正確才能正確判斷情緒
  (1)左寸心脈位置的重要性
  (2)心脈本位脈及心包受邪的鑒別
  (3)左寸心脈的變脈
  (4)左關肝脈位置的重要性
三、通過脈象可以知道哪些情緒和心理狀態
  1. 抑鬱
  (1)心情低落(輕度抑鬱)
  (2)心灰意冷(輕度抑鬱、中度抑鬱)
  2. 生氣
  (1)1?2天內生氣
  (2)長期生氣
  3. 埋怨
  4. 自卑
  5. 驚恐和驚嚇
  6. 沒有安全感
  7. 隱忍(郁怒)
  8. 開心或愉悅
  9. 衝撞和頂嘴或反駁
  10. 煩躁或發怒
  11. 焦慮
  12. 缺少愛
  13. 膽小
  14. 擔心
  15. 擔憂
  16. 糾結
  17. 緊張
  18. 胡思亂想
四、通過脈象可以知道哪些性格及心理狀態?
  1. 外向
  2. 內向
  3. 雙向

五、通過脈象知道患者當下身體有哪些情緒造成的
  1. 生氣和壓抑的脈象及對全身氣機的影響
  2. 抑鬱脈象對五臟和神志的影響
  3. 思慮過度的脈象:傷心脾,結肝氣
  4. 憂慮和擔憂的脈象:損傷肺氣
  5. 頂撞和對抗脈:導致肺氣亢盛並郁滯
  6. 下陷脈(墜脈):害怕和恐懼讓身體大氣下陷
  7. 缺少父愛脈象:影響膽、胃、腸的消化功能
  8. 缺少母愛脈象:影響脾、胰腺的消化功能
  9. 摸脈知悉過去的負面情緒及追溯時間
  (1)脈的尺度與年齡的對應三分法
  (2)尺脈墜大主「害怕」
  (3)左關脈郁滯主氣鬱,左寸無脈主生氣
  10. 摸脈知悉與親人當下和過去的關係
六、根據脈象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並進行治療
  1. 順勢讓其傾訴並進行疏導
  2. 利用五行生剋原理,逆勢疏導
  3. 憑脈知悉身心狀態及憑脈用藥
七、我常用的中醫心理脈法語言
  1. 雙內脈
  2. 郁脈
  3. 滿脈
  4. 無脈
  5. 變脈
  6. 滑脈
  7. 墜脈
  8. 弦脈
  9. 軟脈
  10. 弱脈
  11. 平脈
  12. 不齊脈
  13. 凹陷脈
  14. 兼脈
八、兒童及青少年脈象上的心理問題
  1. 小孩子的世界也會有情緒
  2. 孩子也是需要朋友的
  3. 批評/訓斥使孩子害怕和緊張
  4. 與祖輩一起生活性格容易內向不自信
  5. 頂撞和抬杠也是孩子的自我保護
  6. 不想上學的孩子是受了委屈
九、成人脈象上的心理癥結
  1. 心結:母親的愛,是最溫暖的陽光
  2. 溝通障礙也會在脈象上表現為缺少父愛
  3. 母愛,就這樣莫名被「偷」走了
  4. 父愛、忿忿不平和怨懟
  5. 太過的關愛反而成為束縛
  6. 小時候缺少愛,長大了也不知道如何去愛
十、四季對應的脈與脈象上的情志關係
  1. 春季脈象及對應的情緒
  2. 夏季脈象及對應的情緒

  3. 秋季脈象及對應的情緒
  4. 冬季脈及對應的情緒
十一、醫案摘選
  (1)抑鬱
  (2)小時候缺少愛、沒有安全感
  (3)氣恨、郁怒傷心肝
  (4)長期生氣
  (5)缺少父愛
  (6)缺少母愛
  (7)缺少父母愛
  (8)短期內生氣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