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悉為我有(11世紀中國的快樂擁有命名)(精)

  • 作者:(美)宇文所安|責編:宋林鞠|譯者:杜斐然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ISBN:9787108080257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187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我們將要討論的這些文本,其直接關涉的,既不是由金錢和貨買充斥著的不斷變化的社交世界,也不是由道學或新儒家充分實現了的儒家倫理思想,而是兩股勢力的相交地帶。在這樣一個相交地帶中,通過購置與擁有來思考「樂」的衝動將會同時遇到來自內部和外部的道德評判的聲音。這種樂仰賴於對世間某些東西的擁有——無論是實際上的擁有還是概念上的擁有。其反作用力是道之樂。對樂的反思又往往與名奇異地混雜在一起——命名,名的穩定性,因有了某個「名」而衍生出的價值等。
    快樂是人類最基本的話題,在中國思想史和文學史上,快樂的性質、快樂與特定處境的關係、快樂是否仰賴於擁有等問題,都曾因引發古人的探討與沉思。宇文所安試圖在北宋的思想背景下追溯「快樂」在文學史上的迴響。這一時期商業文化大興,通過「擁有」而獲得快樂也成為一種普遍形式,並呈現在當時的文學觀念中。與這種觀念相對的,是11世紀初興的道學,新的思想氛圍下,士大夫的言行都要受到內外部的道德評判,這種對快樂、享樂的反思之聲也達到了新的高度。
    本書的三個關鍵詞 快樂、擁有、命名,皆圍繞「物」之地位與所有權的崛起展開,背後則是商業與士人文化的糾纏。宇文所安在古文中探索這些關係的顯與隱,也賭見了寫作者所處的社會情境。歐陽修「六一居士」的雅號、蘇東坡的石頭、司馬光「獨樂的」私人花園,以及黃庭堅、蘇舜欽等一代文人的學識「資本」,都在多種力量並存的北宋文化陣地上遊蕩;文本的調和與自辯,也引導著我們認識文學的虛與實。

作者介紹
(美)宇文所安|責編:宋林鞠|譯者:杜斐然
    宇文所安,美國著名漢學家,1972年獲得耶魯大學東亞系博士學位,隨即執教耶魯大學,后應聘哈佛大學,任教東亞系、比較文學系,研究興趣主要涉及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代文論,以及比較文學等領域。代表作有《初唐詩》《盛唐詩》《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迷樓:詩與慾望的迷宮》《中國文論》《他山的石頭記》等。

目錄
導言
1 其名何所寓:六一居士傳
2 桃花源的長官
3 缺席的石頭
4 悉為我有:主權的詩學
5 石自副其名
6 胸中竹與腹中竹
結語
延伸閱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