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物的意味(物質文化概論原書第2版)(精)/大設計譯叢

  • 作者:(美)阿瑟·阿薩·伯格|責編:華長印//石鑫鑫|總主編:李敏敏|譯者:李敏敏//羅媛
  • 出版社:中國紡織
  • ISBN:9787522903316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22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阿瑟·阿薩·伯格撰寫了涉及傳播、流行文化和社會理論的一系列作品。他的《物的意味:物質文化概論》已經推出了第2版,廣受讀者歡迎。在這一廣泛的跨學科文本中,伯格帶領讀者學習了6個通常用於分析物品的理論模型。然後,他描述並分析了10個物品,其中許多是第2版才新增的物品,包括智能手機、臉書和染髮劑。這些物品演示了它們如何展示全球化和身份認同等概念。該書包括一系列練習,使讀者能夠分析自己周圍的物品,全書簡明扼要,適用於從人類學到藝術史,從流行文化到心理學等課程。

作者介紹
(美)阿瑟·阿薩·伯格|責編:華長印//石鑫鑫|總主編:李敏敏|譯者:李敏敏//羅媛

目錄
第一部分  物質文化的理論方法
  第一章  認識物質文化
    定義物質文化
    《藍寶石案》作為物質文化研究的典範
    論理論的本質
    尼采與視角主義(Perspectivism)
    羅生門問題
  第二章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人造物和潛意識: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假說
      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的結構假說
    物質文化的象徵意義
    性發展與物質文化
    結論
  第三章  物質文化的符號學方法
    索緒爾論符號
    詮釋符號的問題
    皮爾斯論符號
    羅蘭·巴特談物體的符號學
    論符號的真實性
    外延與內涵
    結論
  第四章  物質文化的社會學分析
    社會學理論
    功能主義
    品位文化
    人造物提供的用途和滿足感
    地位
    角色
    讓·鮑德里亞的《物體系》
    結論
  第五章  經濟理論與物質文化
    需要與慾望:輕裝前行,重裝抵達
    廣告的作用
    索爾斯坦·維布倫和炫耀性消費
    喬治·西美爾談時尚
    瓦爾特·本雅明和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
    本真性與后現代思想
    約翰·伯格談廣告與物質文化
    結論
  第六章  文化理論與物質文化
    文化
    克洛泰爾·拉帕耶論文化密碼
    瑪麗·道格拉斯和格/群理論
    神話與物質文化
    神話模式與物質文化
    馬克·戈特迪納談文化研究
    結論
  第七章  考古學理論與物質文化
    文化史與人類學考古學方法
    過程論

    後過程論
    考古學對物質文化理論的貢獻
    結論
第二部分  應用
  第八章  交換
    庫拉交換的物品
  第九章  風格
    藍色牛仔褲
  第十章  技術
    智能手機
  第十一章  全球化
    可口可樂
  第十二章  身份
    金色染髮劑
  第十三章  轉型
    書籍
  第十四章  社交
    臉書圖標
  第十五章  形狀
    牛奶盒
  第十六章  創新的擴散
    百吉餅
  第十七章  敘事
    日本漫畫
第三部分  物質文化遊戲
    人造物清單遊戲
    時間囊遊戲
    物品的學科視角
    格/群理論與物品遊戲
    物品與個人身份遊戲
    象徵物遊戲
    學科寫作練習
    分析人造物廣告遊戲
    本我/自我/超我客體遊戲
    物品功能遊戲
    神話模型遊戲
參考文獻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