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無機及分析化學(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化學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王秀彥//劉強//馬鳳霞|責編:熊明燕//蔡洪偉//曠英姿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87735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0
人民幣:RMB 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無機及分析化學》(第三版)堅持教材為學生服務的宗旨,針對高等農林院校相關專業的特點,以「厚基礎、強能力、更實用」為本次修訂的指導思想,在內容選擇和體系編排上,既考慮到無機及分析化學學科的系統性、規律性和科學性,又兼顧相關專業對無機及分析化學的不同需求,注重基礎知識、基礎理論的介紹。同時,在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準確性的基礎上,通過「知識拓展」向讀者提供化學學科發展的新信息,讀者可以通過閱讀更便捷地獲取相關信息,開闊視野。
    本書前五章主要介紹了大學化學基礎知識,包括溶液和膠體、化學動力學基礎、化學熱力學基礎及化學平衡、物質結構簡介、元素選論。第六章介紹了分析化學概論。第七章至第十章介紹了酸鹼平衡和酸鹼滴定法、沉澱溶解平衡和沉澱滴定法、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法、氧化還原反應和氧化還原滴定法。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介紹了重量分析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電勢分析法及分析化學中的分離方法。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農、林、牧、漁、生物、食品等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王秀彥//劉強//馬鳳霞|責編:熊明燕//蔡洪偉//曠英姿

目錄
第一章  溶液和膠體
  第一節  分散系及其分類
  第二節  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
    一、物質的量濃度
    二、質量摩爾濃度
    三、摩爾分數
    四、質量分數
  第三節  稀溶液的依數性
    一、溶液的蒸氣壓下降
    二、溶液的沸點上升
    三、溶液的凝固點降低
    四、溶液的滲透壓
    五、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解離情況
  第四節  膠體與界面化學
    一、膠體與表面能
    二、表面吸附
    三、溶膠的性質
    四、膠團的結構
    五、溶膠的穩定性和聚沉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高分子溶液
第二章  化學動力學基礎
  第一節  化學反應速率
    一、平均速率
    二、瞬時速率
  第二節  化學反應速率理論簡介
    一、碰撞理論
    二、過渡態理論
  第三節  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一、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速率方程
    二、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阿倫尼烏斯公式
    三、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飛秒化學
第三章  化學熱力學基礎及化學平衡
  第一節  基本概念
    一、系統和環境
    二、狀態和狀態函數
    三、過程和途徑
    四、熱和功
  第二節  化學反應過程的熱效應
    一、熱力學能
    二、熱力學第一定律
    三、化學反應熱
    四、熱化學方程式
    五、熱化學定律(蓋斯定律)
    六、標準摩爾生成焓
    七、化學反應摩爾焓變的計算
  第三節  化學反應的方向
    一、自發過程

    二、化學反應的自發性和反應熱
    三、熵和熱力學第三定律
    四、熵判據——熱力學第二定律
    五、吉布斯函數
  第四節  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一、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
    二、平衡常數
    三、標準平衡常數的應用
    四、化學平衡的移動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熱力學大師——吉布斯
第四章  物質結構簡介
  第一節  核外電子運動的特殊性
    一、氫原子光譜
    二、玻爾理論
    三、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第二節  核外電子運動狀態的描述
    一、波函數和原子軌道
    二、四個量子數
    三、原子軌道和電子雲圖像
  第三節  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一、核外電子的排布原理
    二、多電子原子軌道能級
    三、基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四、原子的電子結構和元素周期律
  第四節  元素重要性質的周期性變化
    一、原子半徑
    二、電離能
    三、電子親和能
    四、電負性
  第五節  化學鍵理論
    一、離子鍵理論
    二、共價鍵理論
    三、分子軌道理論
  第六節  分子間力和氫鍵
    一、分子的極性
    二、分子間力
    三、氫鍵
  第七節  晶體知識簡介
    一、離子晶體
    二、分子晶體
    三、原子晶體
    四、金屬晶體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量子點
第五章  元素選論
  第一節  s區元素
    一、s區元素的通性
    二、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二節  p區元素

    一、p區元素的通性
    二、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三節  d區元素
    一、d區元素的通性
    二、重要化合物
  第四節  ds區元素
    一、ds區元素的通性
    二、重要化合物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焰火,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式的浪漫」
第六章  分析化學概論
  第一節  分析化學的任務、方法及定量分析的程序
    一、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
    二、分析方法的分類
    三、分析化學的發展趨勢
    四、定量分析的一般過程
    五、定量分析結果的表示方法
  第二節  定量分析中的誤差
    一、誤差的分類
    二、誤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
    三、減小分析過程中誤差的方法
  第三節  定量分析數據的統計處理
    一、測量值的集中趨勢
    二、正態分佈和t分佈
    三、異常值的檢驗與取捨
    四、分析結果的數據處理與報告
  第四節  有效數字及運算規則
    一、有效數字及其位數
    二、數字的修約
    三、有效數字的運算規則
  第五節  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二、滴定分析法對化學反應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三、標準溶液的配製和基準物質
    四、滴定分析中的計算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化學計量學
第七章  酸鹼平衡和酸鹼滴定法
  第一節  酸鹼理論
    一、酸鹼電離理論
    二、酸鹼質子理論
    三、酸鹼電子理論
    四、軟硬酸鹼理論
  第二節  弱酸、弱鹼的解離平衡
    一、共軛酸鹼對的Ka與Kb的關係
    二、酸鹼平衡的移動
  第三節  酸鹼平衡水溶液中酸度的計算
    一、物料平衡式
    二、質子平衡式
    三、酸度對弱酸(鹼)各種型體分佈的影響

    四、強酸(鹼)水溶液酸度的計算
    五、一元弱酸(鹼)水溶液酸度的計算
    六、多元弱酸(鹼)水溶液酸度的計算
    七、兩性物質水溶液酸度的計算
  第四節  緩衝溶液
    一、緩衝溶液的組成及緩衝原理
    二、緩衝溶液酸度的計算
    三、緩衝容量和緩衝範圍
    四、緩衝溶液的選擇和配製
  第五節  酸鹼滴定法
    一、酸鹼指示劑
    二、酸鹼滴定曲線和指示劑的選擇
    三、酸鹼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四、酸鹼滴定法的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人體的酸鹼度與健康
第八章  沉澱溶解平衡和沉澱滴定法
  第一節  沉澱溶解平衡與溶度積規則
    一、沉澱溶解平衡
    二、溶度積規則
    三、溶度積規則的應用
  第二節  沉澱滴定法
    一、沉澱滴定法概述
    二、沉澱滴定法確定終點的方法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新型的吸附指示劑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法
  第一節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一、配位化合物的組成
    二、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第二節  配位化合物的價鍵理論
    一、價鍵理論的基本要點
    二、配位化合物的空間構型
    三、外軌型配位化合物和內軌型配位化合物
  第三節  配位平衡
    一、配位平衡常數
    二、配位平衡的計算
    三、配位平衡的移動
  第四節  螯合物
    一、螯合物的基本概念
    二、螯合物的穩定性
    三、螯合物的應用
  第五節  配位滴定法
    一、配位滴定法概述
    二、EDTA及其配合物的性質
    三、條件穩定常數
    四、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五、配位滴定法的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配位化學的創始人——維爾納

第十章  氧化還原反應和氧化還原滴定法
  第一節  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及方程式的配平
    一、氧化數
    二、氧化與還原
    三、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第二節  原電池與電極電勢
    一、原電池
    二、電極電勢的產生
    三、標準電極電勢
  第三節  影響電極電勢的因素
    一、能斯特方程
    二、電極電勢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電極電勢的應用
    一、比較氧化劑、還原劑的相對強弱
    二、選擇適當的氧化劑或還原劑
    三、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次序
    四、判斷氧化還原反應自發進行的方向
    五、計算反應的平衡常數,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程度
    六、計算物質的某些常數
  第五節  元素電勢圖及其應用
    一、元素電勢圖
    二、元素電勢圖的應用
  第六節  氧化還原滴定法
    一、氧化還原滴定法概述
    二、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三、常用的氧化還原滴定法及其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第一個描述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家——葛洪
第十一章  重量分析法
  第一節  重量分析法概述
    一、重量分析法的一般過程
    二、重量分析法的特點
    三、重量分析法對沉澱形式和稱量形式的要求
  第二節  沉澱的純度和條件選擇
    一、影響沉澱純度的因素
    二、晶形沉澱的條件
    三、無定形沉澱的條件
  第三節  重量分析結果的計算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重量分析法最新發展動態
第十二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第一節  吸光光度法概述
  第二節  光吸收的基本原理
    一、光的基本性質
    二、物質的顏色與光的關係
    三、朗伯-比爾定律
  第三節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及測定方法
    一、分光光度計的基本結構
    二、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方法
    三、分光光度測定方法

  第四節  分光光度法分析條件的選擇
    一、顯色反應及其條件選擇
    二、測量誤差及測量條件的選擇
  第五節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應用實例
    一、單組分含量的測定
    二、多組分含量的測定
    三、配合物組成的測定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光化學感測器
第十三章  電勢分析法
  第一節  電勢分析法概述
    一、電勢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二、參比電極和指示電極
    三、離子選擇性電極和膜電勢
  第二節  電勢分析法的應用
    一、直接電勢法
    二、電勢滴定法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生物電化學感測器與活體分析
第十四章  分析化學中的分離方法
  第一節  沉澱分離法
    一、常量組分的沉澱分離法
    二、痕量組分的共沉澱分離法
  第二節  萃取分離法
    一、萃取分離法的基本原理
    二、重要的萃取體系
    三、萃取條件的選擇
  第三節  離子交換分離法
    一、離子交換樹脂的種類和性質
    二、離子交換分離操作
    三、離子交換法的應用
  第四節  色譜分離法
    一、柱色譜法
    二、紙色譜法
    三、薄層色譜法
  思考題與習題
  知識拓展  新型分離技術
附錄
  附錄Ⅰ  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數
  附錄Ⅱ  298.15K下一些物質的ΔfHm、ΔfGm和Sm
  附錄Ⅲ  一些質子酸的解離常數(298.15K)
  附錄Ⅳ  常見難溶強電解質的溶度積常數(298.15K)
  附錄Ⅴ  一些配離子的標準穩定常數(298.15K)
  附錄Ⅵ  氧化還原電對的標準電極電勢及條件電極電勢(298.15K)
參考文獻
元素周期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