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未來性(人類文明尺度的溯源與演化)(精)

  • 作者:李春光|責編:馬旭
  • 出版社:東方
  • ISBN:9787520744928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736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創造性地提出「未來性」這一全新認知概念,並以其為核心,重構人類對時間、真理和文明的認知框架。作者通過跨學科視角(哲學、物理學、數學、藝術等),批判西方傳統哲學的本體論局限,提出「未來性真理道路」——真理的本質是創造行動而非靜態存在。書中獨創「三大真理尺度」:存在(矛盾律)、場域(諧同律)、全息(合一律),揭示文明演化的深層邏輯。通過分析現代物理學「對稱性」的思想革命、人工智慧的認知挑戰,以及東方經典的全息智慧(如道德經、八卦圖等),本書指出人類文明正面臨從「現代性」向「未來性」的範式躍遷,唯有融合東西方文明基因,才能突破維度壁壘,實現命運共同體的終極自由。

作者介紹
李春光|責編:馬旭
    李春光,青年思想新銳,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現擔任清華大學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委員,長期致力於具有東方特色的世界整合哲學與未來性理論的原創與傳播;其作品聚焦于東西方學術碰撞與信息時代人類知識譜系演化的前沿領域,因而具有天然的跨學科特質與先鋒性,是當今中國少見的聚焦未來性思想原創之作者。

目錄
上部 方法篇
  第一卷 未來性的思想起源:從對稱性到未來性
    第一章 未來性迷思:思想史中的三種「未來」及其缺憾
      第1節 神秘的「對稱」:從物理學的尺度革命到哲學演化的「奇點」
      第2節 對稱與時間(上):從亞里士多德到康德的「未來」是如何對稱的?
      第3節 對稱與時間(中):海德格爾的「未來性」之路及其對稱性缺憾
      第4節 對稱與時間(下):第四種「未來」——第一哲學的命運演歷是如何可能的?
    第二章 未來性的奠基方式:第一哲學如何命運演歷?
      第1節 第一哲學的命運「十字路口」:兩條元始真理道路如何在對稱中現身?
      第2節 第一哲學的命運抉擇:真理「向死而生」的必由之路
      第3節 第一哲學的命運演歷(上):真理提問方式的演化簡史之從古典到近代
      第4節 第一哲學的命運演歷(下):真理提問方式的演化簡史之從當代到未來
  第二卷 未來性的文明演歷:三大真理尺度
    第三章 未來性的文明載體:時代精神
      第1節 未來性的「時間天幕」:論時代精神的起源與本質
      第2節 時代精神的未來性迭代:真理尺度是怎樣在歷史中現身的?
      第3節 論真理的元始尺度:未來性的文明打開方式
  第三卷 未來性的全息演歷:從合一律到元創世
    第四章 未來性的全息闡述:三大真理尺度的邏輯演繹
      第1節 論未來性的終極尺度:第三尺度——合一律
      第2節 未來性終極尺度的元始構成:論心靈的先天結構——致中和
      第3節 論純粹理性四大二律背反的未來性闡述與全息重構
    第五章 未來性的全息演歷:元創世與未來實相
      第1節 未來性視野下之全息宇宙起源觀:元創世
      第2節 論未來性全息演歷的運算工具——八卦圖
      第3節 人類文明的未來性實相:論當今人類所在的12頻率層
下部 文明現場篇
  第四卷 現代文明之「魂」的輓歌:西方哲學是如何在未來性中整體敗退的?
    第六章 回到西方哲學誕生處:存在還是尺度?
      第1節 文明的「黑石」與西方哲學的「神譜學」源起
      第2節 西方哲學誕生之處及其背後的源始思想慣性
      第3節 第一尺度的確立:從巴門尼德到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奠基之道
    第七章 啟蒙時代的成與敗:理性人模型的成熟與缺憾
      第1節 笛卡爾的「我思」革命:西方近代哲學對於第一尺度的再反思
      第2節 第一尺度怎樣走向成熟:啟蒙時代的精彩「思想戲劇」
      第3節 第一尺度成熟背後的隱憂:康德的先天「心靈格子」與其內生難題
    第八章 第一尺度的「自由極限」:理性人的未來性缺憾與「逍遙游」
      第1節 理性人模型的思想表達與內生缺憾
      第2節 所有權的理性悖論:自由的「任性」渴望與普遍性難題
      第3節 理性自由的極限與逍遙游之「逍遙」
    第九章 第二尺度在西方的興起與失落:當代哲學彌合「缺憾」的最後努力與未來性契機(上)
      第1節 第二尺度問題的浮現:黑格爾的辯證法與歷史哲學的探索及其瓶頸
      第2節 第二尺度終於現身:海德格爾的「世界」發現之道及其隱憂
      第3節 西方何以「群星隕落」:康德難題背後的「隱藏條件」與「隱藏問題」
    第十章 第二尺度在西方的興起與失落:當代哲學彌合「缺憾」的最後努力與未來性契機(下)
      第1節 以未來性視角看叔本華的生命意志論與唯意志主義
      第2節 以未來性視
      第6節 以未來性視角看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終結」及其代表的分析哲學
      第7節 未來性第二尺度之思維定律表達:場域律或諧同律
  第五卷 新時代:當代科學與藝術是如何在未來性中共舞的?
    第十一章 如何更「科學」地重新打開科學:論科學與數學在未來性中的死亡與重生
      第1節 當今科學的「百年停滯」及其源於康德的經典科學觀
      第2節 不只是「範式」:論科學更深的內在稟賦與西方文明之「遲鈍的剪刀」
      第3節 未來性之拓撲架構:從古典數學演化至現代數學的更深思想線索
      第4節 以現代數學幾個基礎運算為例:論現代數學的未來性基因
      第5節 未來性視域中的第三次數學危機:羅素悖論背後的深層秘密
      第6節 論科學和數學在未來性中的死亡與重生
    第十二章 從理性人到信息人:論「信息」背後的未來性奧秘
      第1節 維度「魔怔」:「信息」本質的核心難題與諸信息理論的傳統慣性
      第2節 源於全息的結構本質:香農「資訊理論」的未來性奧秘
      第3節 從理性人到信息人:論信息人模型的思想演繹與未來性基因
    第十三章 欲求突破第二尺度的未來性「吶喊」:當代前沿科學諸思想的全息闡述
      第1節 論前沿科學的「第一性」演化:從實在性到信息態
      第2節 以未來性視角看狹義相對論
      第3節 以未來性視角看廣義相對論及其背後的宇宙觀
      第4節 以未來性視角看量子力學及其帶來的觀念變遷
      第5節 以未來性視角看當代生命科學的一個基底問題
    第十四章 藝術的重生之路:論當代藝術哲學的未來性升維
      第1節 從美學的內生缺憾到藝術的全息真理
      第2節 論藝術作品建構的全息方式
      第3節 論藝術形式的拓撲架構:文學與修辭學
      第4節 論藝術形式的拓撲架構:音樂
      第5節 論藝術形式的拓撲架構:繪畫
  第六卷 再論東方:以未來性重新打開東方經典
    第十五章 以未來性視域看道家和儒家經典的全新打開方式
      第1節 以未來性之全息視角論東方經典的觀看之道
      第2節 以未來性視域看《道德經》經典段落
      第3節 以未來性視域看《中庸》經典段落
      第4節 以未來性視域看《大學》經典段落
      第5節 以未來性視域看王陽明心學總綱與《大學問》
    第十六章 以未來性視域看佛學經典的全新打開方式
      第1節 以未來性視域看《金剛經》的「三句義」
      第2節 以未來性視域看《圓覺經》之「四相」
      第3節 以未來性視域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第十七章 再論東方:人類命運的全息演化之路
      第1節 再論東方的全息闡述
      第2節 以未來性簡要解答關乎東西方文明命運的三個重要問題
後記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