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天人合一萬物並育(中華生態智慧講讀)

  • 作者:喬清舉|責編:李茂軍//時艷艷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59881939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3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什麼是自然?自然是怎麼構成的?萬物是怎麼形成的?我們該如何對待自然?我們是「天地之心」嗎?我們是自然的害蟲嗎?什麼是「以樹種樹」「以鳥養鳥」?「萬物一體」和「愛有差等」之間的矛盾怎麼解決?自然怎麼是真、善、美、如的統一?什麼是自然的「生意」?我們該如何「為天地立心」,詩意地棲居大地,成己成物,參贊化育?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新穎的書,一本把深刻道理講得平易近人、優美流暢的書,一本引人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真正精彩所在,體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宜人的書,讀之必當耳目一新,身心俱益。

作者介紹
喬清舉|責編:李茂軍//時艷艷
    喬清舉,1966年6月出生,河南省禹州市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導,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中國現代哲學研究會會長、馮友蘭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國際儒學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對儒家哲學、道家哲學、現代中國哲學、中西哲學比較等問題有深入研究,懂英、日、德、韓四國語言,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高端智庫項目等10余項。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國內外刊物發表中、英、日、韓語種論文150余篇;主編和撰寫《湛若水哲學思想研究》《金岳霖新儒學體系研究》《中國哲學史簡明教程》《多元理性的碰撞與選擇——20世紀三四十年代哲學論辯》《當代中國哲學史學史》《河流的文化生命》《儒家生態文化》《儒家生態思想通論》等專著10余部。在「中國哲學史學史」「中國傳統生態哲學思想」等研究領域居於國內國際前沿地位。

目錄
第一章  生活在自然的美中
  引子: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一、自然是真、善、美、如的統一
  二、美是健康的生態
  三、美是自然的「生意」
  四、美是仁的體現
  五、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六、善待自然,呵護自然的美
第二章  什麼是「自然」?
  引子:「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指的是自然界嗎?
  一、什麼是「自然」?
    1. 「道法自然」:自己而然
    2. 「神得一以靈」:自然排除神靈
    3. 「無以人滅天」:自然排斥人為
    4. 「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人與自然本來就是一體的
  二、自然是怎麼構成的?「通天下一氣耳」
  三、自然為什麼會運行?「一物兩體」
  四、自然的運行形成了什麼?「天地之大德曰生」
  五、生命是如何形成的?「萬物各得其和以生」
  六、什麼是自然的「本心」?「天地之心,惟是生物」
  七、「仁」和「生生」是什麼關係?「仁者,天地生物之心」
  八、「道是無晴卻有晴」:中國古代哲學的有機生態自然觀
第三章  什麼是人?
  引子:人是兩足無毛的動物嗎?
  一、天地間人是最寶貴的:「天地之性,惟人為貴」
  二、人是天地的心:「人者,天地之心也」
  三、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
  四、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觀:德性主體與生態主體
  五、「元氣陰陽壞而人生之」:人是自然的害蟲嗎?
  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七、仁是人與天地萬物共同的本體
……
第四章  中國古代哲學對待自然整體的不同觀點
第五章  中華生態智慧的主流是「為天地立心」
第六章  怎麼對待動物?「德及禽獸」
第七章  怎麼對待植物?「澤及草木」
第八章  怎麼對待土地山川?恩至土地山川
結論  尊重自然的權利,維持自然的健康生命
後記
附錄  中華傳統生態智慧千字文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