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工業固廢生態工業園區規劃建設與管理

  • 作者:編者:李燦華|責編:曾媛
  • 出版社:冶金工業
  • ISBN:9787524002925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0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基於生態工業園理論與循環經濟理念,系統構建了以工業固廢資源化為核心的園區規劃、建設與管理全鏈條體系,詳細介紹了生態工業園基礎理論與發展,解析了生態工業園區的總體建設規劃、管理體系、污染監控體系、評價體系,以及固廢園區應急體系構建等內容。
    本書可供工業企業、固廢處理企業以及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作為環境工程、生態學、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等專業高校師生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李燦華|責編:曾媛

目錄
1  生態工業園理論及發展
  1.1  生態工業園理論
    1.1.1  企業共生理論
    1.1.2  工業生態學理論
    1.1.3  循環經濟理論
    1.1.4  熵增原理
  1.2  生態工業園區發展
    1.2.1  生態工業園演進歷程
    1.2.2  國內外生態工業園實踐的新進展
    1.2.3  生態工業園的類型
    1.2.4  生態工業園區發展模式
  1.3  我國建設工業固廢生態工業園區的意義
    1.3.1  我國工業固廢生態工業園區發展歷程
    1.3.2  我國工業固廢工業園區如何「生態化」
  參考文獻
2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研究
  2.1  城市用地分類及建設規劃
    2.1.1  城市用地
    2.1.2  城市人口
  2.2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總體規劃
    2.2.1  工業園、開發區、產業園區的發展
    2.2.2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的原則
    2.2.3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的步驟及方法
    2.2.4  生態工業園區選址
  2.3  生態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2.3.1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主要模式
    2.3.2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關鍵條件
    2.3.3  點上開發,面上保護
    2.3.4  生態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措施
  2.4  生態工業園區構成及規劃設計
    2.4.1  工業園區組成
    2.4.2  工業園區基建
    2.4.3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建築節能
    2.4.4  傳統工業模式與生態工業模式理論對比
  2.5  生態工業園區企業生態鏈建設
    2.5.1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產業鏈的內涵與特徵
    2.5.2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產業鏈的形成機理
    2.5.3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產業鏈的設計
    2.5.4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產業鏈集成
  2.6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產業鏈鏈接模式
    2.6.1  原料主導型再生資源產業鏈鏈接模式
    2.6.2  產品主導型再生資源產業鏈鏈接模式
    2.6.3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內部產業鏈循環模式
    2.6.4  虛擬生態工業園
  2.7  我國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建設障礙及思路
    2.7.1  生態工業園區規劃建設中存在的障礙
    2.7.2  我國生態工業園建設思路
  2.8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產業鏈調整
    2.8.1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產業鏈現狀
    2.8.2  產業鏈調整

    2.8.3  靜脈產業園
  2.9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中軟環境設計
    2.9.1  技術規範建立的必要性
    2.9.2  我國再生資源產業標準
    2.9.3  廢舊機電產品加工國內外標準法規
  2.10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發展戰略
    2.10.1  再生資源產業發展戰略
    2.10.2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戰略布局
    2.10.3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布局現狀與特徵
    2.10.4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的區位模式
  參考文獻
3  生態工業園區管理體系研究
  3.1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管理體系
    3.1.1  園區建設方針與條件
    3.1.2  園區建設布局體系
    3.1.3  工業園區規模
    3.1.4  影響工業園區布局的因素
  3.2  生態工業園區物業管理體系
    3.2.1  主導模式
    3.2.2  園區管理制度
    3.2.3  園區綠色物流管理體系
    3.2.4  園區管理信息系統
    3.2.5  園區環境保護管理系統
  3.3  生態工業園區綠色生產管理體系
    3.3.1  清潔生產理論概述
    3.3.2  清潔生產的含義及內容
    3.3.3  生態工業園區清潔生產的主要實現途徑
    3.3.4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清潔生產指標體系
    3.3.5  再生資源生態工業園區清潔生產保障措施
    3.3.6  「兩型」工業園區
  3.4  生態工業園區文化服務體系
    3.4.1  園區生態文化建設
    3.4.2  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
    3.4.3  生態工業園區經濟規劃指標體系
    3.4.4  園區保障體系
  3.5  生態工業園區技術創新體系
    3.5.1  園區的人才聚集功能
    3.5.2  園區對於創新的需求
    3.5.3  園區研髮網絡與技術創新互動機制
    3.5.4  總結
  參考文獻
4  生態工業園區污染監控體系研究
  4.1  生態工業園區污染監測
    4.1.1  廢氣污染源排放情況
    4.1.2  廢水污染源排放情況
    4.1.3  固體廢棄物產生量與處理量
    4.1.4  園區的雜訊
    4.1.5  廢舊機電產品拆解排污係數的確定
    4.1.6  廢水監測
    4.1.7  廢氣監測

    4.1.8  固體廢棄物監測
    4.1.9  雜訊污染監測
    4.1.10  園區綜合管控方案
  4.2  生態工業園區污染控制措施
    4.2.1  污水控制措施
    4.2.2  固體廢棄物控制措施
    4.2.3  廢氣與雜訊控制措施
5  生態工業園區評價體系研究
  5.1  生態工業園區評價體系的概念
    5.1.1  規劃編製流程
    5.1.2  基本要求
    5.1.3  相關法律依據
    5.1.4  ISO 14001的簡述
  5.2  生態工業園區評價指標構建原則
  5.3  生態工業園區評價指標選取原則
  5.4  生態工業園區評價指標體系
    5.4.1  評價指標體系覆蓋及審查
    5.4.2  工業園區評價指標體系
    5.4.3  機電產品綜合利用產業鏈評價指標體系
    5.4.4  指標的含義及計算
  5.5  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
    5.5.1  園區綜合效率評價概述
    5.5.2  園區綜合效率評價模型介紹
    5.5.3  園區的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
  5.6  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軟體系統構建
  參考文獻
6  固廢園區應急體系構建
  6.1  固廢園區特點
  6.2  固廢生態園區應急管理體系
    6.2.1  園區應急管理內涵
    6.2.2  化工區應急救援體系構建
    6.2.3  應急預案體系
    6.2.4  應急救援隊伍
    6.2.5  應急信息系統
    6.2.6  應急救援運行機制
  6.3  固廢園區應急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6.3.1  固廢園區區域安全規劃
    6.3.2  固廢園區應急體制
    6.3.3  固廢園區應急機制
    6.3.4  固廢園區應急法制
    6.3.5  固廢園區應急預案
    6.3.6  固廢園區應急救援信息平台
    6.3.7  固廢園區應急保障
  6.4  固廢園區應急體系建設對策與建議
    6.4.1  建立固廢園區應急體系「131」總體模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