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絕對歷史主義何以可能--黑格爾主義進路下的葛蘭西絕對歷史主義思想研究

  • 作者:陸凱華|責編:羅泱慈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94069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8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廣義的)歷史主義的內在悖論為契機,開展一種基於「黑格爾圖式」的葛蘭西絕對歷史主義思想研究。緒論部分著重闡明,一種黑格爾主義的研究路向,對挖掘絕對歷史主義思想資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本書不僅為一種葛蘭西思想的黑格爾淵源研究做預備工作。對葛蘭西的「黑格爾主義圖式」的探究,其理論意義不僅僅局限於絕對歷史主義的概念清理上,也能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坐標上,重新啟發我們思考馬克思與黑格爾的內在繼承關係,並試圖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葛蘭西「實踐哲學」的概念框架下的另一種呈現模式。

作者介紹
陸凱華|責編:羅泱慈
    陸凱華,1988年生於上海市。2016年博士畢業於復旦大學,2014—2015於美國喬治城大學哲學系訪學。2018年入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同年獲上海市「晨光學者」人才稱號。2019年起任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2023年獲第三屆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文科組一等獎,同年獲上海市重點課程建設項目。現任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副系主任,主持並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4項。

目錄
緒論
    一、絕對歷史主義的「黑格爾主義圖式」
    二、葛蘭西絕對歷史主義思想的研究現狀
    三、本書的研究路徑與理論創見
第一單元  絕對歷史主義的悖論及其衍生髮展的理論圖式
  第一章  葛蘭西絕對歷史主義的思想來源與理論目標
    第一節  葛蘭西的「實踐哲學」歷史維度的問題背景
    第二節  歷史主義:葛蘭西對克羅齊及其黑格爾主義的繼承
      一、克羅齊:葛蘭西與黑格爾哲學間的中介
      二、克羅齊的「絕對」歷史主義及其理論挑戰
  第二章  「絕對歷史主義」的悖論及其解答
    第一節  「高階歷史主義」:解答「悖論」的黑格爾主義圖式
    第二節  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方法」:絕對歷史主義的理論完備性
      一、結構與「否定的總體性」
      二、葛蘭西—施密特語境下的「歷史編纂學」
      三、敘述方法的「起點—終點」
      四、反對「歷史終結論」及其體系性
    第三節  絕對歷史主義的自反性與社會介入性
      一、《獄中札記》的理論「自我指涉性」
      二、從「社會介入」到「自我指涉」:齊澤克對理論自反性問題的解答
      三、齊澤克激進哲學視野下的葛蘭西歷史分析方法
  第三章  朝向「結構的」歷史主義及其方法論建構
    第一節  問題緣起:「結構」與「歷史」之爭
    第二節  文本起點:「唯一的科學是歷史科學」
      一、「唯一的科學」的立意初衷與問題意識
      二、「唯一的科學」的刪除緣由與矛盾抵牾
      三、阿爾弗雷德·施密特:「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命題的繼承者
    第三節  「歷史編纂學」:歷史理論運作的「概念」是何以可能的?
    第四節  敘述的「結構化」:歷史的結構是何以可能的?
    第五節  重解歷史性概念:結構的歷史知識是何以可能的?
    第六節  從施密特到阿爾布瑞頓:結構的歷史主義的當代形態
    第七節  本章小結及衍生
第二單元  絕對歷史主義的理論實踐:從馬克思到葛蘭西
  第四章  運動戰:絕對歷史主義視野下的 1848 年革命
    第一節  小資產階級:以人道主義為口號的政治領導權及其失敗
    第二節  歷史的火車頭:論革命是無產階級運動的「運動戰」
      一、作為運動戰的暴力革命及其歷史中的積極作用
      二、社會革命的內涵及其反覆性
    第三節  運動戰的局勢分析與歷史規律的辯證法
      一、凱撒主義與英雄史觀
      二、對蒲魯東的歷史編纂學的反駁
      三、葛蘭西對英雄史觀與歷史規律關係的分析與思考
  第五章  陣地戰:反思資本主義和平發展時期的思想鬥爭
    第一節  放棄「運動戰」:拉薩爾的機會主義
      一、拉薩爾生平事跡簡介及其與馬克思的交往
      二、拉薩爾機會主義的幾個關鍵理論簡介及對其的反駁
      三、葛蘭西基於歷史主義的評價
    第二節  陣地戰的鬥爭方向:未來共產主義的社會經濟形態取代現有經濟秩序
    第三節  另一種陣地戰:政治上的過渡時期
      一、作為政治藝術的政治上的「過渡時期」理論

      二、政治上的「過渡時期」與社會革命
  第六章  馬克思關於東方社會的理論思考及其與葛蘭西思想的呼應
    第一節  教條的破除:「晚年馬克思」的再發現
    第二節  「亞細亞生產方式」與俄國問題
      一、亞細亞生產方式概念的提出
      二、亞細亞生產方式概念的發展史
      三、「亞細亞生產方式」概念的歷史意義及其限度
    第三節  東方專制主義的批判性分析與東方社會的獨特發展道路
      一、「東方專制主義」問題的由來
      二、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的特殊性與新的希望
  第七章  絕對歷史主義視野下葛蘭西的政治理論
    第一節  絕對歷史主義視野下的市民社會理論與國家理論
    第二節  行動中的歷史:意識形態領導權理論問題
      一、運動戰與陣地戰
      二、「領導權」概念辨析
    第三節  知識分子理論:絕對歷史主義的主觀能動要素
餘論
附錄一  從實踐哲學到政治哲學——21世紀葛蘭西研究在中國
    一、實踐哲學以及葛蘭西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
    二、阿爾都塞視野下的葛蘭西認識論研究及其延展
    三、后馬克思主義引發的對葛蘭西的領導權概念的研究熱潮
    四、文化領導權與文化研究
    五、葛蘭西政治哲學成為研究的新熱點
    結語
附錄二  「思想」意味著什麼:德勒茲與葛蘭西
    一、馬克思開啟的一個內容龐大的形而上學問題
    二、德勒茲的「創造性」
    三、從「創造性」到「配置」或「總和」
    四、實在與思想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