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斑斕之美(傳統工藝美術的中國氣派)

  • 作者:編者:方李莉|責編:趙自環
  • 出版社:齊魯
  • ISBN:9787533348298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8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斑斕之美:傳統工藝美術的中國氣派》由著名學者方李莉教授主編,深度探索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獨特魅力。本書精選陶瓷、傢具、染織、金銀器、漆器、風箏、年畫等經典門類,展現中國工藝美術的豐富多樣與精湛技藝。在傳統社會中,工藝美術不僅是藝術,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承載著審美、實用與文化價值。工業革命后,手工藝雖逐漸脫離實用範疇,但其審美意蘊與文化內涵愈發凸顯。本書通過細緻解讀,讓讀者領略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深厚底蘊與時代變遷中的獨特風貌。

作者介紹
編者:方李莉|責編:趙自環
    方李莉,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創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藝術學院特聘首席教授,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名譽會長,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會副會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咨詢專家。代表作《費孝通之問:人類社會如何走向「美美與共」——費孝通學術思想傳》《費孝通晚年思想錄——文化的傳統與創造》《最後的鄉紳家族》《中國陶瓷史》等。

目錄
導言
  工藝美術、時尚和中國人的隨性生活
  傳統工藝美術重構的時代調適
  文化實踐的現場
  高人文與高情感時代的來臨
  民間與精英的互動
  小結
第一篇  陶瓷
  景德鎮老鴉灘的陶瓷藝術
    從「鄉土農村」到「城市藝術區」
    老鴉灘的藝術實踐現場
    藝術實踐者們的集體活動
    交流與互動的藝術社群
    小結
  廣東佛山的石灣陶藝
    「五千年窯火不熄」
    美術陶瓷的繁榮時代
    承載傳統文化和綻放時代
    轉型帶來的行業變遷與重構
    小結
第二篇  漆藝與首飾
  上海首飾的時尚化轉型
    老鳳祥早期首飾
    「海派」首飾的復興
    「海派」首飾的傳承
    首飾的創新與「跨界」
    小結
  蘇州傳統漆藝的當代轉型
    漆藝工作室的興起與傳承
    漆藝的創新與發展
    漆藝的市場與推廣
    小結
第三篇  木雕
  東陽木雕的傳承與創新
    東陽木雕的歷史與現狀
    東陽木雕的技藝傳承
    東陽木雕的創新發展
    小結
第四篇  金銀器
  雲南鶴慶新華村的金屬工藝
    新華村金屬工藝形成的背景
    開拓藏族市場(1979-1996年)
    發展民族手工藝旅遊業(1996-2013年)
    定製銀飾茶器(2011年至今)
    小結
第五篇  漆器
  北京的雕漆工藝
    新時代北京雕漆的復興歷程
    生產模式與生產管理
    銷售方式與產品種類

    產業結構的變遷與重構
第六篇  風箏
  山東濰坊的風箏工藝
    濰坊風箏的傳統產業模式及其傳承
    國家視野下濰坊風箏的傳承與發展
第七篇  年畫
  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
    楊家埠年畫產業概觀
    改革開放至21世紀前的楊家埠年畫
    「非遺」語境下的楊家埠年畫
    小結
第八篇  當代藝術與傳統工藝
  2017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非現場研究
    2017威尼斯雙年展和中國館
    中國館主題的多重詮釋
    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代藝術的重構
    傳統手工藝的兩種復興模式
    當代藝術家的立場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