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抗戰文藝名刊黃河研究/黃河語言文化研究叢書

  • 作者:馮超|責編:姜虹|總主編:王曉鵑//高益榮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70265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9
人民幣:RMB 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出版發行於西安的抗戰文學名刊《黃河》為研究對象,通過系統考察該時期的文學作品、文學運動和理論論爭,深入解析各類文學現象與文學景觀產生嬗變的社會歷史原因,旨在還原戰時西北文學生態圖譜。研究充分考量特殊歷史情境下的文學生態環境和政治文化空間,既注重個案期刊的微觀剖析,亦強調宏觀歷史語境的整體觀照,在重點梳理《黃河》雜誌所折射的抗戰文藝發展軌跡的同時,立體呈現特定時空中文學景觀的生成機制及精神表徵,以期充實其發生髮展的歷史細節,拓寬抗戰文學地域性研究空間。

作者介紹
馮超|責編:姜虹|總主編:王曉鵑//高益榮
    馮超,河南鶴壁人,文學博士,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陝甘寧文藝、抗戰文藝等。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陝西師範大學學報》《新文學史料》《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東亞漢學(日本)》《文化中國學刊(加拿大)》等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合著、編《書寫勞動人民——延安時期重要作家作品研究》《大現代文化視域中的郭沫若》《吳宓文化精神研究》等多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陝西省社科基金項目等多項。

目錄
緒論
    一、國統區抗戰文藝期刊及《黃河》的研究現狀
    二、《黃河》文藝月刊的樣本意義
    三、研究目標、意義、方法和創新之處
第一章  西北抗戰文學大背景下的《黃河》
  第一節  中國抗戰文藝期刊發展概況
    一、東北、華北、華中淪陷區文藝期刊的曲折抗爭
    二、解放區文藝期刊的複雜生成
    三、西南、西北國統區文藝期刊的多樣建構
  第二節  民族危機與西安抗戰文學的發生
    一、局地戰火刺激下的曲折萌發
    二、全面抗戰爆發后的初步勃興
第二章  《黃河》的歷史風貌與文化特性
  第一節  《黃河》的發展分期
    一、艱難的發展:抗日戰爭時期
    二、轉換中的動蕩:解放戰爭時期
  第二節  《黃河》的獨特風貌
    一、文學性與歷史性兼具
    二、民間性與開放性共生
    三、新聞性與戰鬥性並存
  第三節  《黃河》的編輯藝術
    一、靈活高效的組稿策略
    二、不同凡響的編排設計
    三、緊密融洽的編讀關係
第三章  《黃河》對抗戰文學的獨特貢獻
  第一節  現實主義審美品格燭照下的抗戰小說
    一、以抗戰之名呼喚民族英雄
    二、揭露積弊叢生的黑暗現實
    三、關注時代洪流中的悲情個體
  第二節  契合民族解放戰爭脈搏的抗戰詩歌
    一、重視民間文藝和古典詩歌
    二、以抒情詩貫穿始終
    三、敘事詩的長足發展
  第三節  多樣風格多元發展的抗戰話劇
    一、反映國家至上、民族至上的時代主題
    二、承擔社會批判的歷史使命
    三、表達深刻自省的反戰意識
第四章  特殊編輯主體謝冰瑩的堅守與無奈
  第一節  謝冰瑩的思想轉變與《黃河》的價值導向
    一、謝冰瑩左翼思想的體現及轉變
    二、謝冰瑩與《黃河》關係考
    三、「抗戰建國」與暴露黑暗的價值導向
  第二節  謝冰瑩《黃河》自撰稿
    一、謝冰瑩《黃河》自撰稿的統計與分析
    二、謝冰瑩對國統區抗戰文藝的態度
  第三節  從謝冰瑩辭去主編看國統區文化人的生存困境
    一、謝冰瑩在西安的生活概況
    二、《黃河》的出版困境
    三、困境中的堅守與無奈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謝冰瑩文藝活動年表(1937—1949年)
  附錄二  西安抗戰文學大事記(1937—1945年)
  附錄三  《黃河》文藝月刊目錄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