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智能製造概論(智能製造領域第2版雙色印刷高等職業教育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李方園|責編:曹帥鵬//趙小花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87938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8
人民幣:RMB 5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智能製造實踐出發,以立德樹人為出發點,以可操作的創新路徑來闡述智能製造策略,為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書共分7章,第1章為緒論,第2章介紹了智能感測技術,第3章介紹了智能控制技術,第4章介紹了智能加工技術,第5章介紹了智能物聯技術,第6章介紹了工業智能軟體應用,第7章介紹了智能製造方案設計。
    本書深入淺出、圖文並茂,既可以作為高職院校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智能控制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等裝備製造大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智能製造領域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作為自學用書。

作者介紹
編者:李方園|責編:曹帥鵬//趙小花

目錄
前言
二維碼資源索引
第1章  緒論
  1.1  智能製造的概念
    1.1.1  智能製造的定義
    1.1.2  智能製造企業建模
    1.1.3  智能製造的特徵
  1.2  人工智慧與新一代智能製造
    1.2.1  人工智慧概述
    1.2.2  新一代智能製造的形成
    1.2.3  新一代智能製造的「人-信息-物理系統」
    1.2.4  新一代智能製造的應用場景
  1.3  我國的製造強國戰略
    1.3.1  製造強國戰略的背景
    1.3.2  製造強國的戰略重點
  1.4  新質生產力
    1.4.1  新質生產力的內涵
    1.4.2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思考與練習題】
第2章  智能感測技術
  2.1  感測器原理
    2.1.1  感測器的定義
    2.1.2  感測器的分類
    2.1.3  感測器的技術指標
  2.2  力感測器
    2.2.1  力及壓力檢測概述
    2.2.2  應變式力感測器
    2.2.3  電容式力及壓力感測器
    2.2.4  壓阻式感測器
    2.2.5  壓電式壓力感測器
    2.2.6  人形機器人的力感測器
  2.3  位移感測器
    2.3.1  位移測量概述
    2.3.2  電位器式位移感測器
    2.3.3  霍爾位移感測器
    2.3.4  光柵、磁柵及容柵位移感測器
    2.3.5  電感式位移感測器
    2.3.6  超聲波位移感測器
  2.4  速度感測器
    2.4.1  速度測量概述
    2.4.2  磁電式速度感測器
    2.4.3  光電式速度感測器
    2.4.4  光纖速度感測器
    2.4.5  激光速度感測器
  2.5  溫度感測器
    2.5.1  溫度測量概述
    2.5.2  熱電阻與熱敏電阻
    2.5.3  熱電偶感測器
    2.5.4  紅外輻射式溫度感測器
  2.6  智能感測器

    2.6.1  智能感測器簡介
    2.6.2  智能感測器的分類
    2.6.3  智能感測器的功能與特點
  【思考與練習題】
第3章  智能控制技術
  3.1  PLC控制技術
    3.1.1  PLC控制技術概述
    3.1.2  PLC的組成原理
    3.1.3  IEC 61131標準的基本情況
    3.1.4  IEC 61131-3的軟體模型
    3.1.5  IEC 61131-3的編程模型
  3.2  基於PLC的模糊控制
    3.2.1  模糊控制基礎
    3.2.2  PLC模糊控制在水溫控制中的應用
  3.3  電動機的變頻控制
    3.3.1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概述
    3.3.2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電磁感應
    3.3.3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等效電路
    3.3.4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變頻控制
  3.4  伺服電動機及其控制
    3.4.1  伺服控制系統組成原理
    3.4.2  伺服電動機的原理與結構
    3.4.3  伺服驅動器的結構與控制模式
  3.5  電動機參數的智能辨識
    3.5.1  電動機參數概述
    3.5.2  基於模糊規則的電動機定子參數辨識
  【思考與練習題】
第4章  智能加工技術
  4.1  數控機床與CAM技術
    4.1.1  數控機床的組成
    4.1.2  數控機床的分類
    4.1.3  數控系統的主要功能
    4.1.4  CAM技術的發展
    4.1.5  機床的智能加工技術
  4.2  3D列印技術
    4.2.1  3D列印技術概述
    4.2.2  3D列印技術的一般原理及過程
    4.2.3  3D列印方法
    4.2.4  3D列印在智能製造中的發展趨勢
  4.3  複合加工技術
    4.3.1  複合加工技術概述
    4.3.2  激光加工
    4.3.3  電子束加工
    4.3.4  超聲波加工
    4.3.5  複合加工技術的智能化應用
  4.4  工業機器人技術
    4.4.1  工業機器人技術概述
    4.4.2  工業機器人分類
    4.4.3  工業機器人的核心參數
    4.4.4  工業機器人關節機構

    4.4.5  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
    4.4.6  智能製造中的機器人技術
  4.5  機器人衝壓上下料解決方案
    4.5.1  衝壓上下料概述
    4.5.2  衝壓上下料的硬體設計
    4.5.3  視覺編程
    4.5.4  總結
  【思考與練習題】
第5章  智能物聯技術
  5.1  RFID技術
    5.1.1  RFID技術概述
    5.1.2  RFID系統的組成
    5.1.3  RFID的技術標準
    5.1.4  RFID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
  5.2  二維碼識別技術
    5.2.1  二維碼識別技術概述
    5.2.2  二維碼的分類
    5.2.3  PDF417碼
    5.2.4  QR碼
    5.2.5  基於二維碼的產品追溯方案
  5.3  藍牙技術
    5.3.1  藍牙技術概述
    5.3.2  藍牙協議棧
  5.4  WiFi技術
    5.4.1  WiFi技術概述
    5.4.2  WiFi網路的組成元件
    5.4.3  WiFi網路類型
    5.4.4  WiFi網路的數據傳輸與管理
  5.5  ZigBee技術
    5.5.1  ZigBee技術概述
    5.5.2  ZigBee技術原理
  5.6  移動通信技術
    5.6.1  移動通信技術概述
    5.6.2  移動通信的特點與工作方式
    5.6.3  移動通信的系統與技術
    5.6.4  移動通信的網路結構
  5.7  工廠設備的智能物聯
    5.7.1  智能物聯概述
    5.7.2  流程型行業的數據採集
    5.7.3  離散型行業的數據採集
    5.7.4  通過工業物聯網網關進行數據採集
  【思考與練習題】
第6章  工業智能軟體應用
  6.1  ERP系統
    6.1.1  ERP系統概述
    6.1.2  ERP系統基本部署策略
    6.1.3  ERP系統在製造業中的常見解決方案
  6.2  製造執行系統(MES)
    6.2.1  MES概述
    6.2.2  MES的功能模塊

    6.2.3  MES的實現途徑與模型
    6.2.4  MES產品來源
  6.3  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統
    6.3.1  PLM概述
    6.3.2  PLM文檔數據版本管理規則
    6.3.3  PLM產品分層編號規則
    6.3.4  PLM產品數據關係管理規則
    6.3.5  PLM數據流
  6.4  雲計算
    6.4.1  雲計算概述
    6.4.2  雲計算常用服務形態解析
    6.4.3  雲計算的MapReduce編程模型
  6.5  大數據
    6.5.1  大數據概述
    6.5.2  數據倉庫
    6.5.3  數據分析技術
    6.5.4  數據挖掘技術
  6.6  智能製造數據平台規劃實例
    6.6.1  方案規劃
    6.6.2  需求分析
    6.6.3  智能製造方案
    6.6.4  現場層系統
    6.6.5  應用層系統
  【思考與練習題】
第7章  智能製造方案設計
  7.1  發泡海綿智能製造方案設計
    7.1.1  總體設計
    7.1.2  硬體設計
    7.1.3  軟體設計
    7.1.4  功能及流程
  7.2  注塑車間智能製造方案設計
    7.2.1  需求分析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