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醫學(供臨床醫學類專業用全國高等院校臨床醫學類專業中醫藥必修課程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王琦|責編:沈承玲//米齊悅//王圖南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96861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0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分為上下兩篇,編者科學構建了教材的主體框架,內容上進行了全新的設計,對中醫學的概念等表述科學、準確、完整,以新型的表達方式「打通」中西醫兩種醫學之間的壁壘,使中西醫兩種醫學進行「融通」和「交通」。

作者介紹
編者:王琦|責編:沈承玲//米齊悅//王圖南

目錄
上篇
第一章  中醫學的理論體系
  第一節  中醫學的基本概念
    一、中醫學的概念
    二、中醫學與西醫學、傳統醫學、現代醫學的概念比較
  第二節  中醫學的學科屬性
    一、中醫學的自然科學屬性
    二、中醫學的社會科學屬性
    三、中醫學的哲學屬性
    四、中醫學的文化屬性
  第三節  中醫學的學科體系
    一、中醫基礎理論
    二、中藥、方劑的理論和應用
    三、中醫臨床知識和技能
    四、中醫預防、養生保健、康復知識和技能
    五、中醫經典名著
  第四節  中醫學的醫學模式
    一、醫學模式的概念
    二、中醫學的醫學模式:生物 心理 社會 自然醫學模式
  第五節  中醫學的診療模式
    一、診療模式的概念
    二、中醫學的診療模式:辨體 辨病 辨證診療模式
第二章  中醫學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戰國至秦漢時期
    一、《黃帝內經》
    二、《難經》
    三、《神農本草經》
    四、《傷寒雜病論》
  第二節  魏晉隋唐時期
    一、王叔和《脈經》
    二、皇甫謐《針灸甲乙經》
    三、葛洪《肘後備急方》
    四、巢元方《諸病源候論》
    五、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六、唐代國家藥典《新修本草》
  第三節  宋金元時期
    一、本草的編修
    二、方書的編纂
    三、針灸學的發展
    四、金元醫學流派與著名醫家
  第四節  明清時期
    一、李時珍《本草綱目》
    二、人痘術的發明
    三、吳有性《溫疫論》
    四、葉桂《溫熱論》
    五、吳瑭《溫病條辨》
  第五節  近代中醫的改革
第三章  當代中醫學的偉大成就
  第一節  理論成就
  第二節  臨床成就

  第三節  科學成就
  第四節  文化成就
  第五節  國際化成就
第四章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和基本觀點
  第一節  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基本概念
    二、事物的陰陽屬性
    三、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四、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第二節  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三、事物和現象的五行歸類
    四、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五、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第三節  中醫學的基本觀點
    一、中醫學的生命觀
    二、中醫學的健康觀
    三、中醫學的疾病觀
    四、中醫學的治療觀
    五、中醫學的養生觀
第五章  中醫學的原創思維與方法
  第一節  中醫原創思維
    一、取象運數
    二、形神一體
    三、氣為一元
  第二節  中醫學思維方法
    一、系統思維
    二、辯證思維
    三、動態思維
    四、中和思維
第六章  藏象
  第一節  概述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五臟、六腑與奇恆之腑的生理特點
  第二節  五臟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腎
    六、五臟與形、竅、志、液、時的關係
  第三節  六腑
    一、膽
    二、胃
    三、小腸
    四、大腸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節  奇恆之腑

  第五節  臟腑之間的關係
    一、臟與臟之間的關係
    二、腑與腑之間的關係
    三、臟與腑之間的關係
第七章  精、氣、血、津液、神
  第一節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分類
    三、精的代謝
    四、精的功能
  第二節  氣
    一、氣的基本概念
    二、氣的生成
    三、氣的分類
    四、氣的運動變化
    五、氣的功能
  第三節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運行
    四、血的功能
  第四節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
    三、津液的輸布與排泄
……
下篇
主要參考書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