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近代史學刊(第32輯)

  • 作者:編者:馬敏|責編:邵璐璐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53956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7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輯為《近代史學刊》第32輯的內容。該刊圍繞近代中國多領域展開研究。「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論壇」回顧哈佛燕京學社沉浮,探討中西文化交流思考。「政治史研究」涵蓋艾嘉略與《北京條約》條款考述、晚清隆務昂鎖身份與地方治理、大革命時期譚平山思想、抗美援朝口號傳播及辛亥革命紀念學術會議研究等。「社會經濟史研究」涉及民國司法與公斷關係、蘇聯經濟制度輿論映像、戰時節約討論和淪陷區勞資關係。「教育與文化史研究」聚焦清末學董與教育近代化、中日女子教育對比、中國奧運外交嘗試、蘇區思政教育及內遷大學等。此外,還有學術綜述對博士生論壇的述評,以及書評對相關著作的解讀,最後附有稿約。

作者介紹
編者:馬敏|責編:邵璐璐

目錄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論壇·
  回顧與展望:哈佛燕京學社的百年沉浮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幾點思考
政治史研究·
  帝國、教會與傳教士:艾嘉略與中法《北京條約》私添「十八字條款」考述
  晚清隆務昂鎖的多重身份與熱貢地方治理
  大革命時期譚平山民主聯合思想探論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口號的提出與傳播
  改革開放以來辛亥革命秩年紀念學術會議選文研究
社會經濟史研究·
  民國初期司法與公斷關係的多維考察
  蘇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制度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輿論映像
  1938年中國經濟學界關於戰時節約問題的大討論
  抗戰時期淪陷區勞資關係研究概論
教育與文化史研究·
  彌合新舊:清末學董與四川南部縣教育的近代化
  近代中日女子教育和留美先驅比較研究——以金韻梅和津田梅子為例
  1932年奧運會與中國奧運外交的首次嘗試
  鄂豫皖蘇區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價值論析
  內遷華僑大學的生存邏輯與央地關係策略——以何炳松執掌暨南大學為例(1941-1945)
  「小城大館」:中國西部科學博物館的科學展演與知識普及
學術綜述·
  戰爭與技術交織下的近代中國——首屆「全國中國近現代史博士生論壇」述評
書評·
  歷史的「美華」與「美華」的歷史——蘇精《美華書館:檔案如是說》讀後
  群眾武裝「在地化」實踐機理新解——評《全民皆兵:太行根據地的武裝體系(1937-1945)》
Contents
稿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