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全球氣候變化模擬與預估(精)/氣候變化科學叢書/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教學輔導書系列

  • 作者:編者:董文傑//周天軍|責編:董墨//趙晶雪|總主編:秦大河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17631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56
人民幣:RMB 15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全面介紹全球氣候變化模擬與預估這一研究領域的發展歷程、研究方法、研究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首先,從氣候變化模擬與預估的主要研究工具——氣候系統模式入手,系統介紹氣候系統模式和地球系統模式的發展歷史與發展趨勢,著重介紹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及其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報告中的應用,並依據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第一工作組報告相關章節的內容,對基於第六次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6)的未來全球氣候預估結果進行解讀。之後,介紹不同溫升情景下近期和長期全球氣候變化預估的主要結論及存在的不確定性,並探討未來1。5℃和2℃溫升情景下氣候變化對大氣、海洋、冰凍圈、生物圈等產生的影響。最後,介紹氣候經濟模型和綜合評估模型與地球系統模式耦合的內容,針對當前地球系統的臨界點與安全公正的邊界,以及氣候變化對人類、經濟和社會的影響等熱點和前沿問題進行了探討。
    本書內容豐富新穎、資料翔實、圖文並茂、科學嚴謹、實用性強,可作為高等院校大氣科學等相關專業的參考書,也可作為我國從事大氣科學、海洋科學、遙感、地理等相關研究的科研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編者:董文傑//周天軍|責編:董墨//趙晶雪|總主編:秦大河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氣候系統模式簡介
    1.1.1  氣候系統模式原理
    1.1.2  氣候系統模式組成
  1.2  地球系統模式發展歷史
    1.2.1  大氣環流模式
    1.2.2  海洋環流模式
    1.2.3  海冰模式
    1.2.4  陸面過程模式
    1.2.5  氣溶膠和大氣化學過程模式
    1.2.6  海洋生物地球化學模式
    1.2.7  陸地生物地球化學模式
  1.3  全球氣候變化的模擬與預估回顧
    1.3.1  地球系統模式模擬氣候變化
    1.3.2  氣候變化模式模擬方法
    1.3.3  第六次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6)
    1.3.4  協同區域氣候降尺度實驗
    1.3.5  模式評估
    1.3.6  約束預估
    1.3.7  年代際氣候變化預測及其初始化方法
  1.4  發展趨勢
    1.4.1  地球數字孿生
    1.4.2  數據同化
  參考文獻
第2章  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及其在IPCC評估報告中的應用
  2.1  全球模式比較計劃介紹
  2.2  在歷次IPCC評估報告中的應用
  2.3  CMIP
    2.3.1  試驗設計
    2.3.2  DECK試驗和歷史氣候模擬試驗
    2.3.3  模式比較子計劃
    2.3.4  共享社會經濟路徑情景實驗
  參考文獻
第3章  CMIP6地球系統模式結果的綜合評估
  3.1  大氣
    3.1.1  地表氣溫
    3.1.2  降水
  3.2  海洋、冰凍圈和生物圈
    3.2.1  北極海冰
    3.2.2  全球平均海平面
    3.2.3  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
    3.2.4  海洋表層pH
    3.2.5  陸地-大氣CO2交換趨勢
    3.2.6  陸地-大氣CO2交換的年際變化
  3.3  氣候變率和極端事件
    3.3.1  氣候變率
    3.3.2  極端事件
  參考文獻
第4章  近期氣候變化預估
  4.1  預估的近期大氣和地表的變化

    4.1.1  全球地表氣溫
    4.1.2  地表變暖的空間分佈
  4.2  預估的近期水循環變化
    4.2.1  降水
    4.2.2  全球季風系統
  4.3  預估的近期大氣環流變化
    4.3.1  北半球環狀模(NAM)和南半球環狀模(SAM)
    4.3.2  厄爾尼諾–南方濤動及其遙相關
    4.3.3  太平洋年代際變化
    4.3.4  印度洋海盆模態和印度洋偶極子及其遙相關
    4.3.5  大西洋多年代際變率
    4.3.6  熱帶大西洋模態及其遙相關
  4.4  預估的近期極端事件變化
    4.4.1  極端溫度
    4.4.2  強降水
    4.4.3  洪水
    4.4.4  乾旱
    4.4.5  風暴
    4.4.6  複合事件
    4.4.7  評價的限制
  4.5  預估的近期冰凍圈變化
    4.5.1  海洋和陸地碳匯
    4.5.2  北極海冰
  4.6  氣溶膠對近期氣候預估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5章  長期氣候變化
  5.1  大氣和地表溫濕度
    5.1.1  近地面氣溫
    5.1.2  年平均大氣溫度
    5.1.3  近地面相對濕度
  5.2  水循環變化
    5.2.1  降水
    5.2.2  水量平衡
    5.2.3  水汽及其輸送
    5.2.4  蒸發量
  5.3  冰凍圈變化
    5.3.1  海冰
    5.3.2  冰蓋
    5.3.3  冰川
    5.3.4  多年凍土
    5.3.5  季節性積雪
  5.4  海平面變化
  5.5  碳循環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5.5.1  碳循環
    5.5.2  其他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5.5.3  可能的氣候突變點和臨界點
    5.5.4  2100年後的長期反饋
  5.6  減排與百年氣候預估
    5.6.1  減排
    5.6.2  2100年後的氣候變化

  參考文獻
第6章  1.5℃和2℃溫升情景下的氣候變化
  6.1  大氣和地表的變化
    6.1.1  氣溫與地表溫度
    6.1.2  季風系統
    6.1.3  熱帶氣旋與溫帶風暴
  6.2  水循環變化
    6.2.1  降水
    6.2.2  徑流與河流洪水
  6.3  其他
    6.3.1  海平面變化
    6.3.2  冰凍圈變化
    6.3.3  生態系統功能、生物量和碳儲量的變化
  參考文獻
第7章  氣候經濟模型和綜合評估模型
  7.1  氣候經濟模型
    7.1.1  氣候經濟模型發展回顧
    7.1.2  DICE模型簡介
  7.2  綜合評估模型
    7.2.1  發展歷程回顧
    7.2.2  整合和構建方法
    7.2.3  分類和應用
    7.2.4  存在的不足
  參考文獻
第8章  氣候經濟模型和綜合評估模型與地球系統模式的耦合
  8.1  氣候經濟模型與地球系統模式的耦合
    8.1.1  耦合方法介紹
    8.1.2  DICE模型向地球系統模式傳遞全球碳排放的過程
    8.1.3  DICE模型調用BNU-ESM模式的程序設計
  8.2  綜合評估模型與地球系統模式雙向耦合的必要性
  8.3  雙向耦合模式的模擬評估與預估
    8.3.1  未來氣候變化模擬預估
    8.3.2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8.3.3  中國區域投資對碳排放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8.3.4  綠色發展路徑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9章  氣候變化預估方法和結論中的主要不確定性
  9.1  預估方法的主要不確定性
    9.1.1  基於情景與路徑的地球系統模式預估
    9.1.2  氣候模擬中的不確定性來源
  9.2  預估結論中的主要不確定性
    9.2.1  全球溫度變化
    9.2.2  未來升溫幅度
    9.2.3  全球變暖何時可能達到1.5℃
    9.2.4  降水
    9.2.5  海冰和積雪變化
    9.2.6  全球海洋變化
    9.2.7  海平面
    9.2.8  人類活動的影響
    9.2.9  氣候「突變」和「臨界點」

    9.2.10  空氣污染對全球變暖的影響
    9.2.11  IPCC AR6中對氣候敏感性評估的變化
    9.2.12  其他預估的不確定性
  參考文獻
第10章  地球系統:臨界點與安全公正的邊界
  10.1  地球系統科學
  10.2  氣候臨界點
    10.2.1  臨界點的概念
    10.2.2  臨界要素
  10.3  地球系統邊界
    10.3.1  安全和公正的地球系統邊界
    10.3.2  多領域安全和公正的地球系統邊界介紹
  10.4  氣候變化對人類、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10.4.1  人類世
    10.4.2  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
    10.4.3  藍碳
  參考文獻
附錄  名詞解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