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底層邏輯

  • 作者:編者:敬梓|責編:劉曉靜
  • 出版社:中國華僑
  • ISBN:9787511390868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8
人民幣:RMB 4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底層邏輯」就是本質,是規律,是事物間的共同點、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之後不變的東西。一個人只有懂得了底層邏輯,只有探尋到萬變中的不變,才能動態地、持續地看清事物的本質。在本書中,敬梓對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底層邏輯的內容做了總結,與你分享是非對錯、思考問題、個體進化、理解他人和社會協作五個方面的底層邏輯,帶你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底層邏輯是極富生命力的,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它都可以被運用到新的變化中,從而產生適應新環境的方法。「底層邏輯」並不局限於職場工作和商業世界。希望你在看到千變萬化的世界后,依然能心態平靜、不焦慮,能夠通過「底層邏輯+環境變數」不斷創造新的方法論,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始終如魚得水。我們只有掌握了底層邏輯,才是真正地擁有智慧,掌握應對一切事物的方法。

作者介紹
編者:敬梓|責編:劉曉靜

目錄
第一章  生存與發展的底層邏輯:對抗熵增
  人類進化的過程,就是熵減的過程
  社會發展的邏輯:通過革命,降低社會熵
  生命就是一場不斷抵抗熵增的旅程
  人很容易懶散,因為這符合熵增定律
  對抗熵增,創造秩序,能帶來長久的幸福感
  熵減,是不斷與自我弱點博弈的過程
  提升個人認知能力,降低信息熵
  以「成長型思維」替代「固定型思維」
  以「流量思維」替代「存量思維」
  以「終身學習」替代「不再探索」
  顛覆式的成長:多去新的領域嘗試
第二章  人性的底層邏輯:人性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
  從眾心理:服從群體是為了獲得安全感
  利己與自我保護,是人的本能反應
  競爭優勢效應:人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強
  馬太效應:競爭中的壁壘效應
  人們所相信的,都是他們願意相信的
  路徑依賴:你的終極命運取決於你最初的選擇
  認可、肯定和讚美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人們從來不關心事實,更在乎自己的感受
第三章  社交的底層邏輯:渴望被人「看見」和被人接納
  維繫人際關係,是人的本能需求
  人們都渴望被「看見」:讓對方感到自己很重要
  如何好好地安慰他人
  對他人全方位地接納,提升自己的共情力
  對他人的反應給予及時且精準的回應
  才幹如果不夠,那就修煉人品
  勇敢地敞開自己,坦露自己
  不要試圖去糾正別人的觀點或錯誤
第四章  思維的底層邏輯:我們是如何掉進自己的思維陷阱的
  我們總是很容易被「權威」說服
  我們經常會被「自己人」牽著鼻子走
  虧欠心理:我們就是這樣不自覺地受人控制的
  我們的思維防線是如何被「攻破」的
  藏好你的「弱點」,別被人輕易識破
  別讓他人輕易「動搖」你的意志
  阿倫森效應:別患上讚美「依賴症」
  別被之前的各種「經驗」驅使
  攀比效應:別人都有,我也一定要有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容易犯錯
  選擇多了,反而會失去主見
第五章  親密關係的底層邏輯:足夠的理解、尊重、支持和接納
  愛是足夠的理解、尊重和接納
  愛情的底層邏輯:「自我」的完善與拓展
  親密關係中的「控制欲」者:失控意味著內心世界的崩塌
  婚戀中的「寄生心理」:「離開你,我活不下去」
  「安全感」缺乏者:內心大都藏著極深的恐懼
  「愛情的美酒」為何沒有了味道
  底牌揭曉前,是忘情投入還是全身而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