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創新生態與科學治理--愛科創2024文集

  • 作者:編者:陳強//邵魯寧|責編:孫銘蔚
  • 出版社:同濟大學
  • ISBN:9787576517293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71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創新生態與科學治理——愛科創2024文集》共分為「創新生態理論與框架」「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與技術成果轉化」「國際經驗與標桿」「新經濟、新產業、新模式、新技術與創新治理」「年度報告」六個板塊。文章內容主要聚焦創新生態和治理方面,從大學、企業、政府等不同視角關注創新生態優化和對新產業的孕育、促進作用。本書可以為創新生態和治理領域的研究者提供參考,亦可供對創新生態和治理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作者介紹
編者:陳強//邵魯寧|責編:孫銘蔚

目錄
創新生態理論與框架
  解放思想,面向未來產業建構新型生產關係 尤建新
  原始創新能力建設的核心邏輯:「潛能-動能-勢能」三角 任聲策
  創新策源能力:源起、框架與趨勢 敦帥
  馬斯克如何促成開放創新生態 陳強
  理解新質生產力的「五重」邏輯 邵魯寧
  候鳥棲息地生態治理的若干啟示 陳強
  社會創新力量主導的願景驅動式創新:以SpaceX為例 陳強 鮑悅華
  創業孵化機構高質量發展應做好「五化」建設 鮑悅華
  夯實新質生產力的物質技術基礎 徐子健 陳強
  「互聯網+」下不僅有BANI,更有廣闊的發展和探索空間 尤建新
  優化創新生態,打造人才高地 敦帥
  「脫鉤斷鏈」背景下亟須重視產業鏈韌性 邵魯寧
  關於優化科技創新激勵體系的建議 常旭華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促成開放創新生態 邵魯寧
  三「反」齊下營造健康競爭生態 任聲策
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進一步提振上海科創的「精氣神」 陳強
  育科創2023:上海為何被深圳超越 徐天意 任聲策
  上海科技企業孵化器現狀分析 杜強 薛奕曦
  上海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關鍵問題與整體解決思路 薛奕曦 杜強
  三力融合,助力上海更好發展 敦帥
  對標中國城市,上海人工智慧領域人才靜態畫像 趙程程
  對標全球,上海人工智慧高端人才缺口問題突出 趙程程
  上海科技倫理治理能力提升須「五力」並進 賈婷 陳強
  從GSER 2024看上海創業生態系統發展 鮑悅華
  新時期「環同濟」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演化特徵研究 鮑悅華
  建構「環同濟」第二增長曲線 陳強
  創新驅動的城市更新讓人民生活更美好嗎——基於上海張江科學城的調研 史軻
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與成果轉化
  基礎研究的分類情況、評價對象與適評方式 周新曄 周文泳
  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的幾點思考 周文泳
  加快新型研究型大學建設 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蔡三發
  新發展格局下高校學科建設模式多樣性創新思考 蔡三發
  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的多重邏輯選擇 蔡三發
  科研「內卷」現象的形成原因與潛在風險 周文泳
  如何緩解科研領域的「內卷」現象 周文泳
  與時俱進,開拓工程教育新局面 尤筱玥
  我國高校發明專利委託代理現狀分析與問題探究 常旭華 劉宇涵
  數據觀察:中國高校專利轉讓網路的時空演化 常旭華 張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結項成果的專利重複問題探究 喻誠搏 常旭華
  數字化伴隨下研究生學術能力監測模式轉型的思考 譚欽 鍾之陽
  數字化時代發展下的數字技能需求——對歐洲職業培訓發展中心政策簡報的解讀 譚欽 鍾之陽
  國外交叉學科研究評估的若干模式與特色 蔡三發 田少 艾汪萬
  圍築科學之牆:中美關係緊張對國際科學研究的影響 杜依娜 張凌愷 常旭華
  打造人才「強磁場」:青島與武漢的經驗啟示 敦帥
國際經驗與標桿
  全球標準必要專利申請趨勢及影響因素分析  安雲夢 陳強
  全球標準必要專利競爭格局分析  安雲夢 陳強
  《2023 年全球未來產業指數報告》之中美對比  劉笑 胡雯

  從 GSER 2024 看全球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態勢  鮑悅華
  歐盟《關鍵原材料法案》核心要點、外溢效應及我國對策 任運琨 常旭華
  國外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的經驗與模式
  ——以以色列、法國、智利為例  薛奕曦 杜強
  美國培育量子信息產業的經驗及啟示  劉笑 胡雯
  美國國防安全領域 AI 戰略動向與主要舉措  趙程程
  美國先進位造業相關產業政策梳理和分析  宋燕飛
  「三網融合」:美國 DARPA 顛覆性創新培育的經驗與啟示  鮑悅華
  國外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企業實踐及啟示  杜 強 薛奕曦
  日本主要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政策分析  薛奕曦 杜強
  德國培育未來產業的行動舉措及對我國的啟示  劉笑 張思涵
  德國國際科技開放合作戰略轉向研究  鮑悅華
  德國發展科技服務業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宮磊 陳強
  落地與監管 「雙拳出擊」:德國顛覆性創新策動實踐與啟示  鮑悅華
  法國 PUI 計劃對我國科研創新機制的啟示
  ——以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為例  劉春路 鍾之陽
  美國一流大學教師評價制度比較
  ——基於教師手冊文本的分析  鍾之陽 呂娜
  美國大學教師手冊在教師發展中的定位和作用  鍾之陽 呂娜
  積極學習策略在數字化人才培養中的應用
  ——以法國Ecole 42學校為例  劉春路 鍾之陽
新經濟、新產業、新模式、新技術與創新治理
  數智製造:重塑供需,追求卓越  尤建新
  可持續理念和AI視角下管理學者的社會責任  尤建新
  AI 輔助 ESG 管理的 「載舟」 與 「覆舟」  尤建新
  ESG 「漂綠」 與規制思考  尤建新 曾彩霞
  「人工智慧+」:「+」什麼,怎麼「+」  敦帥 林強
  推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發展的幾點思考  邵魯寧
  科技領軍企業:全球比較與中國現狀  郭明昊 任聲策
  全球主要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分析  宋燕飛
  數字化轉型壓力下市場監管變革迫在眉睫  盧璐 尤建新
  「五位一體」 助力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  敦帥
  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全景圖及邏輯分析  趙程程
  「主體-目標-工具」三維框架下我國人工智慧政策區域差異比較 趙程程
  探索完善先進位造業體系,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宋燕飛
  數智時代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科技倫理風險及應對建議 姜南 李鵬媛
  科技創新要倫理先行 生成式人工智慧倫理與知識產權問題述評 姜南 尹上音
  金融促進科技:知識產權 「牛鼻子」 為何難以抓住  任聲策
  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現狀、挑戰和建議  宋燕飛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難點與對策  宋燕飛
  《信息技術服務 數字化轉型 成熟度模型與評估》解讀及應用分析 宋燕飛
  完善數據安全治理體系 推動企業數據資產化發展 徐濤 沈超平 洪鋼
  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建設的現狀、挑戰與實施路徑 姜南 馬藝聞
  全國統一大市場背景下數據資產定價的困境與治理 姜南 馬藝聞
  發展數據聯盟,健全數據市場生態 任聲策
  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經驗與啟示 杜強 薛奕曦
  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低空經濟的內涵及其發展態勢 張凌愷 常旭華
  企業需要更加靈活的人才柔性流動機制 邵魯寧
  人工智慧倫理治理共識的演變趨勢 賈婷 陳強
  全球視域內人工智慧倫理準則體系的多維解構 賈婷 陳強 沈天添

  「蘿蔔」 跑得快,還須系好網路與數據的 「安全帶」 徐濤 張析嘉
  優化營商環境,浙江方案緣何引起國際關注 敦帥
  廣州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的實踐與啟示 薛奕曦 杜強
年度報告
  銳科創2024
  ——科創板上市公司科創力排行榜主要結果 任聲策教授課題組
  育科創2024
  ——城市高成長科創企業培育生態指數主要結果 任聲策教授課題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