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本土與全球/中國材質藝術

  • 作者:編者:(美)巫鴻|責編:吳蔚//吳雪蓮
  • 出版社:上海書畫
  • ISBN:9787547935514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0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材質藝術」是藝術研究和藝術批評中的一個新觀念,指的是特定材料在藝術表現和表達中起到的關鍵作用,由此構成藝術發展和創作中的一個長遠傳統和重要方面。由於任何藝術品都由具體材料製成,「材質」這一觀念超越了時代和地區的限制。「中國材質藝術」叢書通過專題分析的方式,針對中國藝術中的各種材質,展示不同材料的開發和使用在中國美術史中的重要性。
    本輯的主題是清代宮廷藝術對多種新材質和藝術形式的引進和使用。隨著清朝的建立以及政治、經濟網路的變化,清代統治者接觸到多種前所未見的「南國之物」,特別是來自東南亞的大量翠羽貢品。同樣針對清宮獲得的一種新型藝術材質和田玉,乾隆開啟了特定的貢玉制度,並創造出「大玉山」這種新的藝術形式。「浮雕玉石」類裝飾品和器物產生於古代的巴比倫、希臘和羅馬作品,而「西洋錦」與「浮雕玉石」類似,也是一種歐洲產品,通過外交和商業途徑到達清宮併發揮影響。「紙」作為藝術材質,有兩個歷史維度:一是其在中國喪葬文化中的位置和發展,二是它在清宮中的持續使用。此外,還有當代藝術家劉建華長期以「瓷」為材料的創作歷程。

作者介紹
編者:(美)巫鴻|責編:吳蔚//吳雪蓮
    巫鴻(Wu Hung),著名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美國文理學院院士。     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年任職于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于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被遴選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並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獎,2016年獲選為英國牛津大學斯雷特講座教授,2018年獲選為美國大學藝術學會傑出學者,201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美術館梅隆講座學者,並獲得哈佛大學榮譽藝術博士,2022年榮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藝術寫作傑出終身成就獎」。成為大陸赴美學者獲得這些榮譽的第一人。

目錄
前言
I  帝國之羽:清宮翠羽及物質文化
II  和闐巨材:乾隆皇帝的大玉山
III  從古羅馬到紫禁城:全球語境中的「浮雕玉石」
IV  西洋錦的物質性與清宮武備典禮
V  紙為靈媒:以清宮大法船為例
VI  陶瓷何以當代?——劉建華的藝術實驗
  (附)瓷路:巫鴻、劉建華對談
圖版目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