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敘事與敘述者(故事哲學)/廣義敘述學譯叢

  • 作者:(英)格雷戈里·柯里|責編:黃蘊婷|總主編:王欣//方小莉//劉佳|譯者:葉英
  • 出版社:四川大學
  • ISBN:9787569077650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5
人民幣:RMB 8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敘述理論譯著。敘事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品,它通過展示製作者的意圖來實現故事講述的功能。敘事本身是一個過於包容的類別,除此而外,沒有更多的內容可談;相反,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敘事結構中定義模糊但有趣的事物類別上。敘事不僅為故事的表現,而且為觀點的表達提供了重要的可能性,在可靠通信的發展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敘事傳播的樂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類深層次和早期發展的模仿和共同關注的傾向,而模仿是理解自由間接話語和以人物為中心的敘事等重要文學技巧的關鍵。該書還考察了反諷在敘事中的表現,強調了反諷觀念的表達觀點,關注了敘事中所表現的性格觀念,或穩健的、與情境無關的行為和思維方式。

作者介紹
(英)格雷戈里·柯里|責編:黃蘊婷|總主編:王欣//方小莉//劉佳|譯者:葉英

目錄
1 表徵
  1.1 人工製品的功能
  1.2 敘事和故事內容
  1.3 隱式和顯式
  1.4 自然的敘事?
  1.5 隱含作者
  1.6 展望未來
2 敘事內容
  2.1 因果關係
  2.2 敘事性
  2.3 權重因子
  2.4 因果關係史
  2.5 巧合與休謨式原因
  2.6 顯著可能性
  附錄:廉價的談話和昂貴的信號
3 看待敘事的兩種方式
  3.1 內容途徑研究敘事的局限
  3.2 辨別《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的時間
  3.3 可能性、概率和證據
  3.4 表徵性對應
4 作者與敘述者
  4.1 沒有差異的區別?
  4.2 隱含作者和第二作者
  4.3 讓步
  4.4 對非虛構作品的說明
  4.5 是否應該有一個有利於內部敘述者的假設?
5 表達與模仿
  5.1 視角的框架效應
  5.2 對話、框架和共同關注
  5.3 共同關注與引導性關注
  5.4 模仿
  5.5 模仿虛幻
  5.6 標準模式
  附錄:表達及信號的可靠性
6 阻力
  6.1 阻力的種類
  6.2 能力
  6.3 阻力之進化
  6.4 混淆框架與內容
  6.5 結論
7 以人物為焦點的敘述
  7.1 熱奈特的區分
  7.2 認知標準
  7.3 表達
  7.4 聚焦
  7.5 語境轉換
  7.6 移情
  7.7 結論
8 反諷:一個假裝的視點
  8.1 反諷情景

  8.2 表徵性反諷
  8.3 觀點
  8.4 回應批評
  8.5 方式上的假裝
  8.6 反諷敘述
9 去除闡釋
  9.1 圖像中的反諷
  9.2 視點鏡頭
  9.3 反諷敘述
  9.4 鳥類和心理:內視角與外視角
  9.5 反諷與恐懼:傳統
  9.6 科學和超自然
10 敘事與性格
  10.1 開場白
  10.2 關於性格的一些說法
  10.3 敘事對性格的作用
  10.4 性格對敘事的作用
  10.5 性格與評論家
11 性格懷疑論
  11.1 對性格不利的情況
  11.2 回應
  11.3 簡化問題
  11.4 性格在敘事中的作用
  11.5 反思
  附錄:性格與欺騙的代價
12 結語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