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近代中國世界觀念研究(精)/岳麓書院學術文庫

  • 作者:余露|責編:邵璐璐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54052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50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從19世紀下半葉到清末民初,「世界」一詞從佛教意義上的「世」(表示時間)和「界」(表示空間)的組合,變為一個指稱超出中國本土、涉及域外的概念,取代「天下」「萬國」「西洋」等詞。本書討論了「世界」一詞的變遷過程,並由此展現了近代中國人遭遇「前所未有之大變局」之後向外求索、界定自身的過程。

作者介紹
余露|責編:邵璐璐
    余露,1986年生,湖北英山人。武漢大學文學學士、南開大學歷史學碩士、中山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史、學術史和近代中國的知識轉型。在《學術月刊》《學術研究》《中山大學學報》《復旦學報》《社會科學戰線》《開放時代》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

目錄
緒論
第一篇  概念演化
  第一章  固有基礎:近代轉化前的「世界」含義
    第一節  後漢六朝:濃厚的宗教色彩
    第二節  唐宋元明:世俗日深而依然抽象
    第三節  「世界」古今含義辨析
    小結
  第二章  轉化關鍵:洋務運動時期的「天下」、「地球」與「世界」
    第一節  舊詞新意:「天下」與「世界」的轉換
    第二節  新詞為媒:「地球」與「世界」的銜接
    第三節  新舊雜陳:眼光向外與置身局外
    小結
  第三章  基本面貌:甲午戰爭前後的「世界」圖景與強弱觀念
    第一節  甲午戰前中日對「世界」運用的異同與關聯
    第二節  甲午戰後強弱觀念的升級與夷夏之局的鬆動
    第三節  「世界」的主觀認定和自由伸縮
    小結
  第四章  時空交融:1900年前後國人的「世界」想象與「世紀」情結
    第一節  「世界」與「世紀」
    第二節  世紀之交的「世界」系列報刊
    第三節  面向「世界」和以「世紀」為單位關注未來
    小結
第二篇  觀念運用
  第五章  古典新知:《春秋》三世說與「世界進化」
    第一節  三世說中「進化」意涵的凸顯
    第二節  「世界進化」與中國命運
    小結
  第六章  話語權勢:清季民初的「世界知識」與「世界觀念」
    第一節  清季「世界觀念」「世界知識」的實質內容
    第二節  民初鼓吹「世界知識」「世界觀念」的價值偏向
    第三節  對「世界共同性」的迷信
    小結
  第七章  士心向背:清季十年的「世界大勢」論與辛亥鼎革的驅動力
    第一節  宏觀判斷:「世界大勢」與「世界政策」
    第二節  由遠及近:「世界大勢」與中國前途
    第三節  中心擴散:「世界大勢」與變革呼聲
    小結
  第八章  「走進新世界」:民初的「世界大同」追求與「世界觀」討論
    第一節  與「世界」相同以求大同
    第二節  「世界」與「世界觀」
    小結
  第九章  從「歐戰」到「世界大戰」:一戰在華反應的思想軌跡與影響
    第一節  一般描述:旁觀「歐戰」心態下的「世界大戰」
    第二節  指稱成形:身與其中的「世界大戰」
    第三節  名分攸關:中國權益與世界秩序
    小結
第三篇  名物擴充
  第十章  「世界」資格的認定:清季的「世界史」認知與文明力較量
    第一節  統合東西洋史與以西洋史為「世界史」
    第二節  釐定中國在「世界」中的位置

    小結
  第十一章  「世界」追求的寄托:清季民初世界語運動中的「世界」觀念
    第一節  虛實相生:清季十年間世界語的引入與討論
    第二節  語以載道:民初世界語運動與各種「世界」觀念的聯繫
    第三節  世界主義:一戰前後世界語運動的大同追求
    小結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