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邁向中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探索

  • 作者:崔連標//王彥彭//周遠翔//丁忠明|責編:張巧梅
  • 出版社:經濟管理
  • ISBN:9787524303596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2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是中國新時期環境治理的重要內容。這一理念旨在通過系統謀划和統籌部署,將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升環境治理的綜合效能。本書從闡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內涵和意義出發,全面分析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理論基礎和中國政策演變,探究中國減污降碳協同潛力及時空演變特徵,揭示城市群一體化和碳交易市場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促進作用,最終以長三角和安徽省為例研究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現路徑。本書通過闡述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內涵、潛力及路徑,解析減污與降碳之間的協同作用機制,為中國成本有效地實現污染物治理與溫室氣體減排,全面提高環境治理綜合效能提供有益參考。
    本書內容豐富,結構嚴謹,可為從事環境保護、氣候治理、經濟管理等領域的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同仁提供參考。

作者介紹
崔連標//王彥彭//周遠翔//丁忠明|責編:張巧梅

目錄
第1章  中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內涵和重要意義
  1.1  基本概念
  1.2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內涵
  1.3  中國協同推進減污降碳的國際背景與多重挑戰
  1.4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主要原則、目標和關鍵措施
  1.5  中國協同推進減污降碳的重大意義
第2章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國內外理論、政策與文獻綜述
  2.1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主要理論基礎
  2.2  中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政策的演變歷程與特徵
  2.3  減污降碳研究綜述
第3章  中國減污降碳耦合協調度及驅動因素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文獻回顧
  3.3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3.4  污染物排放當量與C02排放量的時空分佈特徵
  3.5  中國減污降碳協同效應耦合協調度的空間分異程度及來源
  3.6  中國減污降碳協同效應驅動因素分析
  3.7  結論與建議
第4章  中國減污降碳協同潛力及時空演變特徵研究
  4.1  引言
  4.2  文獻回顧
  4.3  模型方法
  4.4  減污降碳協同效應的量化評估
  4.5  中國邊際減污成本和邊際降碳成本收斂性
  4.6  中國減污降碳協同潛力探究
  4.7  結論與建議
第5章  城市群一體化對中國減污降碳協同效應的影響研究
  5.1  引言
  5.2  文獻綜述
  5.3  研究設計
  5.4  實證分析
  5.5  城市群一體化政策效應的再分析
  5.6  城市群一體化政策的溢出效應分析
  5.7  結論與建議
第6章  碳排放權交易對中國減污降碳協同效應的影響研究
  6.1  引言
  6.2  文獻綜述
  6.3  研究設計
  6.4  實證分析
  6.5  結論與政策啟示
第7章  長三角地區減污降碳協同效應研究
  7.1  研究背景
  7.2  文獻綜述
  7.3  減污降碳協同效應內涵與評估方法
  7.4  長三角地區減污降碳協同效應的量化評估
  7.5  長三角地區減污降碳協同效應影響因素分析
  7.6  長三角地區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路徑選擇
  7.7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8章  安徽減污降碳協同效應評估
  8.1  研究背景

  8.2  文獻回顧
  8.3  模型構建與數據來源
  8.4  實證分析
  8.5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