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冷戰早期美國的種族歧視國際批評與民權改革

  • 作者:于展|責編:耿曉明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48078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5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使用了大量的一手文獻,並在充分借鑒國內外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利用微觀的新社會史和宏觀的國際史結合的新方法,論述了冷戰早期美國的種族歧視、國際批評和民權改革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最終得出一個較為新穎的觀點:冷戰是雙刃劍,對民權改革有消極和積極雙重影響,它既促進了民權改革的產生和發展,又限制了改革的時機、特點和程度。而國際輿論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改革的興衰。冷戰在民權運動早期和晚期對民權改革消極作用大些,在民權運動中期,積極作用大些,但兩種作用始終共存。冷戰通過國際輿論產生的壓力和利益是推動民權改革的主要動因,也是改革受到局限的主要因素。內外壓力和部分白人與黑人利益的結合推動了民權改革的深入,而它們的分離則導致了改革的衰落。

作者介紹
于展|責編:耿曉明
    于展,1978年生,山東乳山人,歷史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首都師範大學全球史研究中心和文明區劃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有譯著《現代世界的誕生1780一1914》(第一譯者,商務印書館2013年)和《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合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等,在《世界歷史》《史學月刊》《美國研究》等刊物發表文章二十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和北京市教委面上項目各一項,現主要從事美圍史、世界當代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目錄
緒論
  一  研究綜述
  二  研究思路和觀點
第一章  冷戰爆發與杜魯門時期民權改革的啟動與局限
  一  種族危機、國際批評與民權改革的啟動
  二  冷戰初期美國黑人的聯合國請願鬥爭
  三  民權積極分子遭壓制與民權工會聯盟主義的失敗
第二章  冷戰對峙與艾森豪威爾時期消極民權改革的延續
  一  冷戰、國際形象與布朗判決
  二  小石城事件、國際輿論與美國政府的被迫干預
  三  積極應對國際批評的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
第三章  冷戰高潮與肯尼迪時期民權改革的質變
  一  肯尼迪執政早期的地方種族危機、國際批評與被動應對
  二  非洲外交官受歧視事件、國際批評與肯尼迪政府的積極應對
  三  伯明翰運動、國際輿論與肯尼迪政府民權改革的質變
第四章  越戰爆發與約翰遜時期民權改革的高潮和衰落
  一  民權立法、民權改革的高潮與國際形象的改善
  二  批評美國的國際環境與黑人權力運動的產生
  三  越戰、國內外批評的轉移與民權改革的衰落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