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種姓與印度教社會(第3版)

  • 作者:尚會鵬|責編:董鄭芳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63829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1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種姓制度是印度社會的一大特點,也是理解印度社會和文化的一把鑰匙。
    本書是一部研究印度種姓制度的專著,對種姓的起源、概念、構造特點、變化,種姓制度與印度教、印度教社會的現代化,以及種姓和印度教社會的相關理論等做了全面、系統的闡述。特別是,本書注重利用社會人類學的調查材料和研究成果,包括作者到印度農村進行田野調查獲得的第一手材料等,開深入、系統的印度種姓制度研究之先河,視野開闊,資料翔實,是了解印度教社會、宗教和文化方面的重要參考書。
    第三版不僅對原有內容進行了全面修訂,而且補充了種姓研究的新進展、種姓與印度教社會的公平問題的內容,以及作者對種姓的新的理論思考。

作者介紹
尚會鵬|責編:董鄭芳
    尚會鵬,1953年生於河南省開封縣(今開封市祥符區),1981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服務30余年,從講師、副教授到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2017年3月,以其在創建「心理文化學」方面的傑出貢獻,破格入選福建省第五批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進而被引進到福建省工作,現為華僑大學特聘教授、心理文化學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文化與國際關係、心理文化學、國際政治理論等方面研究。出版著作近20部,其中多部著作多次再版。主要著作有《印度文化史》和《心理文化學要義》等。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70余篇,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科研成果獎,主持國家、省部級課題多項。

目錄
第一章  種姓及種姓研究
  第一節  種姓在印度
  第二節  種姓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第二章  種姓的社會構造
  第一節  種姓的隔離與對立
  第二節  種姓的結合
第三章  種姓制度的極端形式:不可接觸制
  第一節  不可接觸制的歷史與現狀
  第二節  個案分析:印度北部村落中的不可接觸制
第四章  達利特解放運動
  第一節  達利特解放運動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達利特運動的領袖安培德卡爾
  第三節  達利特與新佛教運動
  第四節  印度的保留政策與階序人社會的公平問題
第五章  種姓與村落社會的權力結構
  第一節  鄉村統治的基本形式:潘查雅特製度
  第二節  種姓、階級與權力結構
  第三節  個案分析:古吉拉特的種姓與鄉村社會
第六章  印度的社會衝突及其根源
  第一節  地位之爭、種姓衝突及其根源
  第二節  教派衝突及其根源
  第三節  印度社會衝突的心理文化基礎
第七章  歷史上的種姓與鄉村社會
  第一節  孔雀王朝以前印度北部的鄉村社會與種姓制度
  第二節  孔雀王朝時期的鄉村社會
  第三節  18世紀印度西部的村落社會與種姓制度
第八章  種姓制度的變化
  第一節  近代以來種姓制度的變化
  第二節  種姓的社會流動及其理論
第九章  種姓與印度教社會的現代化
  第一節  種姓價值觀與社會的現代化
  第二節  印度教的拯救觀與社會的現代化
  第三節  文化整合和種姓的未來
第十章  種姓的跨文化比較
  第一節  同古埃及的比較
  第二節  同日本的比較
  第三節  同美國的比較
  第四節  同中國的比較
第十一章  關於種姓印度教社會的若干理論
  第一節  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印度村社的論斷
  第二節  馬克斯·韋伯的印度宗教觀、種姓觀
  第三節  許烺光對印度種姓、印度教社會的心理文化學分析
  第四節  路易·杜蒙與他的《階序人》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印度南部鄉村社會實態——坦焦爾地區庫土爾村的實地考察
重要譯詞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