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好氧顆粒污泥強化造粒技術

  • 作者:劉?//劉永軍|責編:劉婧//劉興春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60264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0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闡述了好氧顆粒污泥的發展歷程和理論基礎,污泥顆粒化關鍵評價指標及其測定方法,基於混凝強化和群體感應的顆粒污泥快速培養技術,以及強化造粒技術在低有機負荷廢水、解體顆粒污泥原位修復及難降解有機物去除等方面的應用案例,並總結了目前有關好氧污泥強化造粒技術的研究進展及污泥顆粒化技術的工程應用,旨在積極探索好氧顆粒污泥的快速培養方法,從根本上解決顆粒形成周期長、系統啟動慢的問題等。
    本書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從事污水生物處理等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市政工程、生物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作者介紹
劉?//劉永軍|責編:劉婧//劉興春

目錄
第1章  好氧顆粒污泥的發展歷程與理論基礎
  1.1  好氧顆粒污泥的發展與特點
    1.1.1  好氧顆粒污泥的發展
    1.1.2  好氧顆粒污泥的特點
  1.2  好氧顆粒污泥的形成機制
    1.2.1  微生物自凝聚假說
    1.2.2  誘導核假說
    1.2.3  胞外聚合物假說
    1.2.4  絲狀菌假說
    1.2.5  群體感應假說
    1.2.6  選擇壓驅動假說
  1.3  好氧顆粒污泥顆粒化的影響因素
    1.3.1  接種污泥
    1.3.2  反應器類型
    1.3.3  進水條件
    1.3.4  運行工況
    1.3.5  胞外聚合物
    1.3.6  細胞疏水性
    1.3.7  群體感應
  1.4  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方式
    1.4.1  序批式培養
    1.4.2  連續流培養
  參考文獻
第2章  污泥顆粒化進程中的關鍵指標及表徵方法
  2.1  污泥形貌
    2.1.1  相機拍攝
    2.1.2  光學顯微鏡成像
    2.1.3  電子顯微鏡成像
    2.1.4  熒光顯微鏡成像
    2.1.5  電子電腦斷層掃描
    2.1.6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與彈性成像
    2.1.7  核磁共振成像
  2.2  污泥特性
    2.2.1  污泥粒徑
    2.2.2  沉降性能
    2.2.3  穩定性能
    2.2.4  絮凝性能
  2.3  胞外聚合物
    2.3.1  提取方法
    2.3.2  性質表徵
  2.4  信號分子
    2.4.1  提取和純化方法
    2.4.2  測定方法
  2.5  微生物種群特性
    2.5.1  FISH技術
    2.5.2  高通量測序技術
  參考文獻
第3章  基於混凝強化的好氧顆粒污泥快速培養技術
  3.1  混凝強化造粒條件下好氧顆粒污泥的快速培養
    3.1.1  混凝劑的選擇及投加量的確定

    3.1.2  強化造粒過程中污泥形態的動態分析
    3.1.3  強化造粒條件下顆粒污泥的物化特性
    3.1.4  混凝強化造粒條件下好氧顆粒污泥的污染物去除特性
  3.2  混凝強化造粒的操作條件控制及工藝優化
    3.2.1  pH 值對好氧污泥混凝強化造粒的影響
    3.2.2  反應器混合方式與混凝強化造粒的關係
    3.2.3  混凝劑投加時長對混凝強化造粒效果的影響
    3.2.4  混凝劑投加時間在混凝強化造粒中的作用
  3.3  混凝強化下好氧顆粒污泥的形成機制
    3.3.1  混凝劑在好氧污泥強化造粒過程中的作用
    3.3.2  混凝劑對污泥顆粒化過程強化作用的時效性
    3.3.3  好氧污泥混凝強化造粒作用機制分析
  3.4  典型鋁系混凝劑在混凝強化造粒過程中的作用特徵
    3.4.1  鋁系混凝劑對好氧顆粒污泥形成的強化特徵
    3.4.2  鋁系混凝劑對反應器性能的影響
    3.4.3  鋁系混凝劑作用下污泥EPS的分泌特徵
    3.4.4  強化造粒條件下好氧顆粒污泥中的元素分析
    3.4.5  鋁系混凝劑對好氧污泥顆粒化的作用機理
  參考文獻
第4章  基於群體感應的好氧顆粒污泥快速培養生物技術
  4.1  微生物群體感應效應
    4.1.1  細菌的群體感應系統
    4.1.2  群體感應信號分子的特點及主要類型
    4.1.3  信號分子AHLs在環境領域的應用現狀
  4.2  信號分子AHLs 分泌菌的篩選及代謝特徵
    4.2.1  信號分子AHLs釋放菌株的分離篩選與鑒定
    4.2.2  信號分子釋放菌株A-L2所分泌AHLs的定性分析
    4.2.3  信號分子分泌菌株的AHLs釋放模式研究
  4.3  信號分子分泌菌作用下好氧顆粒污泥的形成特性
    4.3.1  好氧污泥顆粒化過程中理化性質的變化
    4.3.2  好氧污泥顆粒化過程中信號分子含量的變化
    4.3.3  好氧污泥顆粒化過程中的EPS分泌特性
    4.3.4  好氧污泥顆粒化過程中的污染物去除效能
  參考文獻
第5章  低有機負荷下好氧污泥快速造粒的培養特性
  5.1  有機負荷對好氧顆粒污泥形成過程的影響
    5.1.1  不同有機負荷條件下好氧顆粒污泥的形成
    5.1.2  不同有機負荷對污泥EPS分泌特性的影響
    5.1.3  不同有機負荷條件下污泥EPS分級組分特徵
  5.2  低有機負荷下碳源類型在污泥顆粒化進程中的影響
    5.2.1  好氧顆粒污泥形成過程及污泥特性對碳源類型的響應
    5.2.2  不同碳源類型下好氧顆粒污泥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5.2.3  碳源類型對污泥顆粒化中微生物種群結構演替的影響
  5.3  低有機負荷下胞外DNA 在污泥顆粒化中的作用
    5.3.1  eDNA在污泥顆粒化中的含量變化
    5.3.2  eDNA在污泥顆粒化中的分佈規律
    5.3.3  eDNA在污泥顆粒化中的作用機制
  5.4  基於載體投加的低有機負荷下好氧污泥快速造粒過程
    5.4.1  載體投加對好氧顆粒污泥形成及污泥特性的強化
    5.4.2  不同培養條件下好氧顆粒污泥系統的性能對比

    5.4.3  載體投加對污泥EPS含量及化學特性的影響
    5.4.4  快速造粒過程中污泥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徵
  參考文獻
第6章  解體顆粒污泥原位修復與強化策略
  6.1  解體顆粒污泥再形成的過程優化
    6.1.1  沉降時間對解體顆粒污泥再形成的影響
    6.1.2  有機負荷對解體顆粒污泥再次顆粒化的作用
  6.2  「再生」顆粒污泥的污泥特性
    6.2.1  「再生」顆粒的物化性質
    6.2.2  「再生」顆粒的基質降解能力
  6.3  混凝強化造粒技術在解體顆粒污泥原位修復中的應用
    6.3.1  混凝強化作用下解體顆粒污泥的再形成
    6.3.2  混凝強化對解體顆粒污泥性質的影響
    6.3.3  混凝強化下顆粒污泥再生過程中污染物去除效能
  6.4  混凝強化條件下解體顆粒污泥的「再生」機制
  參考文獻
第7章  高效降解??好氧顆粒污泥的快速培養
  7.1  不同運行周期對降解??顆粒污泥形成的影響
    7.1.1  污泥形態對運行周期的響應特徵
    7.1.2  不同運行周期下污泥的物理特性
  7.2  不同運行周期下降解??顆粒污泥的污染物去除效能
    7.2.1  COD及??去除效果
    7.2.2  污泥系統脫氮除磷特性
  7.3  污泥EPS 在不同運行周期下的響應特徵
    7.3.1  EPS的含量變化
    7.3.2  EPS的熒光特性組分變化
  7.4  不同運行周期下降解??顆粒污泥微生物群落演替規律
    7.4.1  微生物種群多樣性與豐富度分析
    7.4.2  物種群落結構分析
    7.4.3  物種差異性分析
    7.4.4  物種代謝通路差異分析
  參考文獻
第8章  好氧顆粒污泥強化造粒新進展
  8.1  生物強化造粒技術
    8.1.1  絮凝菌強化造粒
    8.1.2  菌絲球強化造粒
  8.2  物理場強化造粒技術
    8.2.1  靜磁場強化造粒
    8.2.2  直流電場強化造粒
  8.3  載體介質強化造粒技術
    8.3.1  生物炭強化造粒
    8.3.2  顆粒活性炭強化造粒
    8.3.3  碳纖維強化造粒
    8.3.4  磁性納米顆粒強化造粒
  8.4  群體感應強化造粒技術
  8.5  工藝調控強化造粒技術
  參考文獻
第9章  好氧顆粒污泥技術的工程化應用
  9.1  中試規模的工程化應用
    9.1.1  城市污水處理

    9.1.2  工業污水處理
  9.2  全規模的工程化應用
    9.2.1  Nereda工藝
    9.2.2  S::Select技術
  9.3  工程化應用新技術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