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萍鄉、瀏陽、醴陵是湘贛接合部。本書主要研究「萍瀏醴」地區湘劇、湖南花鼓戲、萍鄉採茶戲、萍鄉儺戲、湘東和上栗皮影戲的歷史發展、各劇種班社的情況以及重要戲曲唱本和唱段。本書的出版能搶救瀕臨消亡的民間戲曲藝術,強化湘贛兩省民間文化認同,促進湘贛兩省民間文化交流,又能進一步傳承和保護該地區的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我國戲曲藝術的文本資料。該專著為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清至民國時期萍瀏醴地區民間戲曲唱本的搜集、整理與研究》(22YJC760063)的最終成果。
作者介紹
羅紅霞|責編:于孟溪
羅紅霞,中共黨員,博士,講師,主要從事二胡演奏與教學、戲曲音樂理論研究。市級優秀文藝工作者、團省委新媒體先進個人。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1項;主持市廳級科研項目4項;出版專著2部。先後榮獲第五屆「梨花杯」全國青少年戲曲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優秀教育教學成果指導老師(文旅部)、浙江省大學生藝術節高校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二等獎(省教育廳)、紀念安源路礦工人運動1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優秀獎(省委宣傳部)、第八屆江西藝術節二等獎(省委宣傳部)等。
目錄
序
第一章 萍瀏醴地區基本概況
第二章 萍鄉採茶戲
(一)萍鄉採茶戲介紹
1. 萍鄉採茶戲的來源
2. 萍鄉採茶戲的音樂
3. 萍鄉採茶戲的旋律音調與方言聲調
(二)萍鄉採茶戲唱本
1. 安源大罷工
(三)萍鄉採茶戲唱腔選段
1. 來到安源想掙錢
2. 屋漏更遭連夜雨
3. 是窮人就不該生病
4. 直到一九二一年
5. 說起小妹
6. 寒冬臘月秋蟬叫
第三章 萍鄉儺戲
(一)萍鄉儺戲介紹
1. 儺戲的來源
2. 萍鄉儺戲的歷史
3. 萍鄉儺戲的分佈
4. 萍鄉儺戲的基本內容
5. 萍鄉儺儀的程序
6. 車湘儺(萍鄉)的介紹
(二)萍鄉儺戲唱本
1. 鬧新春(車湘儺)
2. 懷胎經
3. 漁樵耕讀
(三)萍鄉儺戲唱腔選段
1. 請神
2. 造船
3. 點將
4. 土地祝詞
5. 先鋒曲
6. 太子舞曲
7. 出太神曲
8. 祝願曲
9. 祝願詞
10. 團兵曲
11. 收小鬼曲
12. 七槌鑼
13. 踩鑼
14. 懷胎經
15. 孟姜女哭長城
16. 土地與儺神對話
第四章 湘東皮影戲
(一)湘東皮影戲介紹
1. 湘東皮影戲的來源
2. 湘東皮影戲的文化特徵
3. 湘東皮影戲的道具
4. 湘東皮影戲的行當及唱本介紹
(二)湘東皮影戲唱本
1. 孟姜女哭長城
2. 楊宗保破陣
(三)湘東皮影戲唱腔選段
1. 南路唱腔旋律
2. 北路唱腔旋律
3. 凱豐
第五章 上栗皮影戲
(一)上栗皮影戲介紹
(二)上栗皮影戲唱本
1. 龍虎鬥
2. 九龍山收興
(三)上栗皮影戲唱腔選段
1. 講評
2. 南路唱腔旋律
3. 北路唱腔旋律
4. 自盤古天地分(雜戲)
第六章 湘劇
(一)湘劇介紹
1. 湘劇的來源
2. 湘劇的唱腔
3. 湘劇的伴奏音樂
4. 湘劇的表演及唱本
5. 湘劇班社
6. 湘劇語音調類調值表
7. 瀏陽湘戲的介紹
(二)湘劇唱本
1. 白門樓
2. 拜月記
3. 報恩府(節選)
4. 大戰長沙
5. 劉金定下南唐
6. 藥王登殿
7. 夜打登州
8. 捉放曹
(三)湘劇唱腔選段
1. 沉醉東風
2. 擋馬
3. 六郎點將
4. 徐庶薦葛
5. 南唐救主
6. 法場換子
7. 渭水訪賢
8. 五台會兄
9. 月下盤貂
第七章 長沙花鼓戲(瀏陽)
(一)長沙花鼓戲(瀏陽)介紹
1. 長沙花鼓戲的來源
2. 長沙花鼓戲(瀏陽)的唱本內容
3. 長沙花鼓戲(瀏陽)的班社情況
4. 長沙花鼓戲(瀏陽)的唱腔特點及表演形式
5. 長沙花鼓戲(瀏陽)的音樂特點
(二)長沙花鼓戲(瀏陽)唱本
1. 半把剪刀
2. 蔡駝子回門
3. 化子嫁妻
4. 賣御鍘
5. 牆頭記
6. 十五貫
7. 楊八姐游春
(三)長沙花鼓戲(瀏陽)音樂
1. 川調類
2. 打鑼腔類
3. 花鼓戲音樂
4. 專用調
5. 外來調
第八章 萍瀏醴地區民間戲曲組織情況
(一)湘劇的民間組織
1. 湘劇科班概況
2. 主要湘劇科班介紹
3. 湘劇戲班概況
4. 主要湘劇戲班介紹
5. 閑吟曲社
6. 湘劇圍鼓堂
7. 福壽堂
(二)湖南花鼓戲的民間組織
1. 科班
2. 懷德堂
3. 百合堂
4. 北鄉班
5. 沙棚班
6. 湘醴班
7. 湘淮班
8. 萍醴班
9. 湘潭班
(三)萍瀏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