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20世紀後半葉的美國歷史社會學

  • 作者:孫琇|責編:王媛媛
  • 出版社:山東人民
  • ISBN:9787209155236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9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聚焦20世紀後半葉的美國歷史社會學,呈現了其興起與發展的社會背景和學理邏輯,並作出一種以人物和著述為中心的解讀。

作者介紹
孫琇|責編:王媛媛
    孫琇,祖籍山東菏澤成武縣。2006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歷史學專業,本科學位。201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專業,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山東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世界近現代史,歷史社會學,西方史學史。

目錄
前言
導論
  一、歷史社會學的定義及其早期的歐洲傳統
  二、美國歷史社會學的分期和代表人物
  三、本書的整體思路和篇章結構
第一章  主街:美國歷史社會學在戰後興起的社會背景
  一、冷戰格局與「現代化理論」
  二、帕森斯學界大佬地位的確立
  三、美國政府對社會科學家的呼召
  四、20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運動對學術研究的影響
第二章  象牙塔:美國歷史社會學在戰後興起的內在學理背景
  一、哈佛大學社會關係系的興衰
  二、學術圈內的門派與爭鬥
  三、歷史的視角對結構功能論的抗辯
第三章  學科壁壘的消解
  一、從社會學史看歷史社會學的興起
  二、從美國史學史透視美國社會科學史的特點
  三、從學科對話看歷史社會學對專業化的挑戰
第四章  站在歷史交匯點上的人
  一、巴林頓·摩爾:《專制與民主的社會起源——現代世界形成過程中的地主和農民》
  二、查爾斯·蒂利:從《旺代叛亂》到《強制、資本與歐洲國家,公元990-1992年》
  三、西達·斯考切波:《國家與社會革命——對法國、俄國和中國的比較分析》
第五章  跨大西洋的比較——以「糧食騷亂」為例
  一、從「結構」到「文化」的轉向:兩個代表人物
  二、以「糧食騷亂」為例:蒂利的解釋
  三、以「糧食騷亂」為例:湯普森的解釋
  四、兩位歷史社會學家的異同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