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大明江山三百年

  • 作者:靈犀無翼|責編:楊威威
  • 出版社:江蘇文藝
  • ISBN:9787559497215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7
人民幣:RMB 4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洪武建朝至南明覆滅為主線,分三十章系統闡述明朝興衰。
    第1-4章主要講述朱元璋建立明朝,奠定明初政治軍事框架。第5-14章則聚焦靖難之役、仁宣之治,以及土木之變與奪門之變引發的統治危機。第15-24章主要講白銀貨幣化引發經濟變革、弘治中興宦官專權及嘉靖大禮議等。第25-30章主要講述萬曆怠政至崇禎失國的衰亡鏈,涵蓋遼東戰爭、東林黨爭等,終結于南明抗清敗局。
    全書在正史和傳說之間尋找合適的落腳點,為讀者細緻呈現了延祚276年的大明風華。

作者介紹
靈犀無翼|責編:楊威威
    靈犀無翼,四川省作協會員,文史研究者,編劇。曾獲得2021年度四川文學創作先進個人稱號。歷史小說《長安未歇》《春雨——大國紳商張謇》曾獲「中國作家協會網路重點作品扶持項目」立項。曾出版《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李清照:枕上詩書閑處好》《大明江山三百年》等十余部文史作品。

目錄
序言 回首閱明,正當風華
引子 義軍蜂起
第一章 建制稱帝——草根皇帝的逆襲史
  第一節 皇覺寺保命
  第二節 投身義軍
  第三節 戰無不勝的朱公子
  第四節 三條戰略,高瞻遠矚
  第五節 平漢之戰
  第六節 從吳王到明帝
  【洪武三年封王錄】
  【洪武十一年封王錄】
  【洪武二十四年封王錄】
第二章 洪武新政——百廢待興,而今邁步從頭越
  第一節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第二節 復興漢文化
  第三節 恢復社會生產
  【洪武三年封臣錄】
  【洪武十年至洪武十二年封臣錄】
第三章 君主集權——除舊布新,乾綱獨斷
  第一節 空印案和郭桓案
  第二節 從胡惟庸案,到藍玉案
  第三節 三司分治,初攬大權
  第四節 廢中書、罷丞相,提高六部地位
  第五節 《大明律》和《御制大誥》
  【開中法和綱鹽法】
第四章 軍兵並存——將不專軍,軍不私將
  第一節 「權不專于一司」的五軍都督府
  第二節 京營和上直衛的親軍指揮使司
  第三節 衛所制和九邊三衛
  第四節 逐漸定型的武舉制度
  【藩王和塞王】
第五章 靖難之役——削藩不慎,滿盤皆輸
  第一節 朱標的死因
  第二節 天下歸心,宜登大位
  第三節 廢削五王,激化矛盾
  第四節 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第五節 偷襲大寧前後
  第六節 從鄭村壩之戰到奪取濟南
  第七節 難得的東昌大捷
  第八節 南下作戰,成為最後的贏家
  【明初詩文三大家】
第六章 永樂盛世——勵精圖治的雄武之君
  第一節 削藩和邊防政策的調整
  第二節 「旁搜博採,匯聚群分」的《永樂大典》
  第三節 中央集權,「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
  第四節 五征蒙古與永樂大閱兵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
第七章 特務機關——三廠一衛,助長欺罔之風
  第一節 錦衣衛的興衰史
  第二節 東廠勢起,宦官也能幹政

  第三節 西廠和內廠
  【二十四衙門】
第八章 兩京制度——以北平為京師而已填之
  第一節 朱元璋眼中的西安
  第二節 彼書生之見,烏足達英雄之略哉
  第三節 拖延十年之久的工事
  第四節 用南京之財富,會西北之戎馬
  【南旺導汶】
第九章 七下西洋——宣布綸音,播撒和平
  第一節 鄭和其人
  第二節 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第三節 凡事預則立
  第四節 鯨舟吼浪泛滄溟,遠涉洪濤渺無極
  第五節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馬歡《紀行詩》】
第十章 仁政之肇——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
  第一節 不招待見的監國太子
  第二節 賽夏三楊,治世能臣
  第三節 改組內閣,仁政自我而始
  【明朝三大才子】
第十一章 宣宗治國——促織天子創造的太平盛世
  第一節 文人皇帝的成長史
  第二節 更有後人知警也
  第三節 循吏清官,世所廣譽
  第四節 休養生息,弭患于未萌
  【明朝瓷器】
第十二章 王振弄權——主少國疑,奸宦竊柄
  第一節 仁宣之治的缺憾
  第二節 司禮監有個「王先生」
  第三節 兩面人的春天
  【經筵】
第十三章 土木之變——偶然的敗仗,必然的敗局
  第一節 「好人」惹出的禍事
  第二節 御駕親征,並非百試百靈
  第三節 偶然的土木之變,必然的軍事失敗
  第四節 趕鴨子上架
  【明長城】
第十四章 南宮奪門——龍座之上無兄弟
  第一節 來吧!北京保衛戰
  第二節 從茫茫草原,到寂寂南宮
  第三節 不被理解的人之常情
  第四節 奪門複位,只在朝夕
  【天順政治】
第十五章 白銀之國——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的貨幣改革
  第一節 大明寶鈔,天下通行
  第二節 田賦折銀和徭役折銀
  第三節 財政支出的貨幣化
  【葉宗留、鄧茂七起義】
第十六章 一團和氣——恢恢有人君之度
  第一節 兩度為儲,經歷坎坷

  第二節 老鄉見老鄉,比比誰更強
  第三節 要你的權,還要你的命
  第四節 扮豬吃虎的徐階,不好惹
  第五節 斗得了徐階,贏不了張居正
  【歷任內閣首輔】
第二十五章 君臣否隔——明之亡,實亡于神宗
  第一節 難得一見的金三角
  第二節 寧有瑕而為玉,毋似玉而為石
  第三節 薄情貪財為哪般
  第四節 鞏固中華疆土的萬曆三征
  【八旗制度】
第二十六章 綱紀陵夷——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
  第一節 文盲皇帝的一生
  第二節 癖愛木工,亦愛「名花」
  第三節 明末三大案
  【王恭廠爆炸】
第二十七章 亡國之由——魏忠賢:「忠賢」?
  第一節 客氏與魏忠賢:「對食」與「老祖爺」
  第二節 從「眾正盈朝」,到「眾正」倒台
  第三節 魏忠賢的「個人崇拜」
  【三案翻雲】
第二十八章 亡國之由——崇禎:「朕非亡國之君」?
  第一節 國難當頭,「忠賢」去也
  第二節 甲天下的富庶之地,糜爛至此
  第三節 攘外必先安內?未必!
  【三餉加派】
第二十九章 亡國之由——李自成:「迎闖王,不納糧」
  第一節 又是陝西!又是陝西!
  第二節 從「闖王」高迎祥,到「闖王」李自成
  第三節 李自成不是張獻忠
  【三順王】
第三十章 南明日落——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
  第一節 第一個南明政權
  第二節 從福王朱由崧,到唐王朱聿鍵
  第三節 「正統」在永曆,延平名千秋
  【明朝戲曲】
  【秦淮八艷】
附錄一 明朝中央官制簡表
附錄二 配享太廟官員錄
附錄三 五軍都督府職掌簡表
附錄四 參考史籍及相關書單推薦(含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