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士族的晨昏(魏晉南北朝文學三百年)/明道書系

  • 作者:韓瀟|責編:司麗麗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ISBN:9787523113486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6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魏晉南北朝這個「最壞也最好」的獨特時代,文學第一次真正睜開了自覺的雙眼,不再是經史子集的附庸或政教宣傳的工具,而開始思索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本書以宏闊的視野,將魏晉南北朝三百年的文學發展歷程,定位為中國文學一場至關重要的「成年禮」,帶領讀者探究在歷史洪流的激蕩下,文學如何迸發出強大的生機與活力。這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溯,更是一場關於文學本質、精神成長及其永恆魅力的深刻對話。

作者介紹
韓瀟|責編:司麗麗
    韓瀟,文學博士,陝西安康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教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著有《天階歧途:盛唐文化宇宙中的李白》《盛世逆旅:盛唐文化宇宙中的杜甫》等。

目錄
前言
第一講  覺醒年代——文學「自覺」的來臨
  一、文學「自覺」之前
  二、「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三、職業作家與文學團體的出現
  四、文體意識的產生
  五、文學理論的發展
第二講  大江東去——「時代洪流」中的「歷史插曲」
  一、大勢所趨
  二、英雄降世
  三、「分—合」代變
  四、「士—庶」更迭
  五、「文—質」升降
第三講  魏武揮鞭——誰給曹操畫上了「大白臉」?
  一、亂世悲鳴
  二、再造統一
  三、「奸雄」的真性情
第四講  建安風骨——出道即巔峰的「黃金時代」
  一、被低估的「魏晉第一公子哥」
  二、「建安七子」與「鄴下風流」
  三、「七子之冠冕」
第五講  文質彬彬——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一、建安文壇的「當家詩人」
  二、雄心壯志
  三、詩酒年華
第六講  情兼雅怨——「才高命蹇」的宿命開啟者
  一、失和的兄弟
  二、蟄居生活
  三、蕭瑟晚景
  四、「建安風骨」的內涵
第七講  正始之音——這是「最壞」的時代
  一、「高牆之下」
  二、「玄學」之變
  三、最後的「貴族風流」
  四、「窮途」的人不只會哭
第八講  太康文華——走向經典與繁縟
  一、統一的士族政權
  二、「情」「理」之中
  三、「太康之英」
第九講  興衰驟變——社稷的災難與文學的生機
  一、第一位「偶像派」詩人
  二、有「風力」的寒素之聲
  三、命運各異的文士們
  四、「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第十講  玄言理窟——一群用詩寫論文的「哲學家」
  一、「王與馬,共天下」
  二、「游仙」與「入玄」
  三、墜入「理窟」
  四、蘭亭之會
第十一講  奇聞誌異——談談那些「怪力亂神」的故事

  一、「道聽途說」的「小說家言」
  二、「談玄」與「志怪」
  三、民間故事的寶庫
第十二講  歸去來兮——不是打漁的,也沒什麼福氣
  一、走向沒落的門閥政治
  二、「主流之外」
  三、棄官歸隱的真正原因
第十三講  一語天然——菊與酒的田園牧歌
  一、「田園將蕪胡不歸」
  二、「豪華落盡見真淳」
  三、田園之樂
第十四講  聲色大開——文與質之間的驟然轉變
  一、從「門閥」到「士族」
  二、「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三、特點鮮明的「大謝體」
  四、「顏謝之孤高」
第十五講  不平則鳴——掙扎中奮起的寒士
  一、夾縫中求生存
  二、「俊逸鮑參軍」
  三、《擬行路難》與雜言歌行
第十六講  名士風流——士大夫生活的必修課
  一、志人小說的濫觴
  二、名士的「教科書」與「回憶錄」
  三、以人物為中心
第十七講  山水方滋——詩仙詩聖的共同偶像
  一、「竟陵八友」
  二、「謝朓每篇堪諷誦」
  三、「中間小謝又清發」
第十八講  永明聲律——枷鎖與出路一同到來
  一、「天子聖哲」的奧義
  二、從「言志」到「遊戲」
  三、沈約與「四聲八病」
  四、「永明聲律」的功與過
第十九講  古近分野——終於走到分岔路的路口
  一、盡態極妍的「永明體」
  二、江郎未必才盡
  三、「雙一流」的梁武帝
第二十講  宗經正緯——詩文創作的「風向標」與「指北針」
  一、文學理論的原始與興起
  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魏晉詩論
  三、「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第二十一講  品鑒源流——「乘風破浪」的前輩詩人
  一、「成團」的規則和綱領
  二、「等級評定」
  三、與誰「乘風破浪」
第二十二講  文章大成——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語文教科書」
  一、「文學教父」——昭明太子
  二、「集」中之「經」
  三、「事出於深思,義歸乎翰藻」
  四、「次文之體,各以匯聚」

第二十三講  縱橫翰墨——那些「靈光魯殿」與「滄海遺珠」
  一、「文筆之辨」
  二、從都邑到山水田園
  三、「使百尺之沖,摧折于咫書」
第二十四講  南腔北調——什麼節奏最搖擺,什麼歌聲最開懷?
  一、樂府的門類
  二、吳儂軟語
  三、「言情之絕唱」
  四、「最炫民族風」
第二十五講  宮體浮沉——墮落!南朝君臣集中創作艷情詩歌
  一、「商女不知亡國恨」
  二、「萬春」中的「大不登」
  三、被誤會的「宮體詩」
第二十六講  凌雲健筆——貴族少年的「青春修煉手冊」
  一、徐庾父子與「徐庾體」
  二、大動蕩與再偏安
  三、「詞客哀時且未還」
第二十七講  文章老成——新時代「蘇武」與前世「杜甫」
  一、尷尬的北朝文學
  二、「庾信文章老更成」
  三、「搖落秋為氣,凄涼多怨情」
第二十八講  春盡江南——當揚州的最後一朵桃花凋落
  一、「陰何若用心」
  二、最後一聲高唱
  三、「落紅滿地歸寂中」
第二十九講  分久必合——那些年我們一起誤會過的「昏君」
  一、三股文化勢力
  二、文學的「救星」
  三、新時代,新詩人
第三十講  海納百川——魏晉南北朝詩文的主線與支流
  一、何為古?何為近?
  二、詩之「體」
  三、近體詩律的形成原理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