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理論與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
內容大鋼
本書聚焦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領導地位,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理論與實踐展開論述,著重介紹了新時代以來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以及物質和精神、教育和科技、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等方面的現代化建設成就。本書運用多學科交叉研究方法,通過展現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結構、領導方式和動員策略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影響,揭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徵、根本保障、基本方向。
作者介紹
賀東航|責編:裴文祥
賀東航,1967年出生,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福建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福建省「百人計劃」入選者、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特等獎優秀指導教師、「寶鋼優秀教師獎」榮譽獲得者,主要從事中國模式與中國發展道路、農村改革與基層治理,已經出版多部著作,在《中國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各類研究論文100多篇,2015年9月,賀東航入選為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2005-2014年)十年間高被引作者榜,位列第九。
目錄
導論 政黨主導型的現代化:理論和歷史的邏輯
第一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關於現代化的思想與實踐
第一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現代化思想的形成脈絡與理論基礎
第二節 現代化理念的實踐探索:從抗日根據地到解放區的制度創新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現代化思想的重要意義
第二章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領導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路徑與特點
第一節 推動重工業發展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第二節 大國的標誌:軍事「兩彈一星」項目的成功
第三節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教育成就
第四節 衛生醫療體制現代化的初步成就
第五節 文化事業的初步成就
第六節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對外經濟貿易與技術引進
第三章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中國式現代化(上)
第一節 歷史背景
第二節 改革開放的初步探索與經濟進步
第三節 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式現代化的經濟體制選擇
第四節 漸進式視角下的改革開放
第四章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中國式現代化(下)
第一節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的過程、影響與意義
第二節 1992—2002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經濟改革與成就
第三節 行政體制改革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
第四節 2002—2012年的「三農」、社會治理、科教和文體的成就
第五節 科學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路徑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第一節 新時代的界定、歷史背景與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第二節 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
第三節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需要正確處理的關係
第四節 世界「現代化之問」的中國方案
第五節 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安排和目標
第六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下的經濟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第一節 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與實踐
第二節 構建新時代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實踐
第三節 新時代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與實踐
第四節 全球化與新時代中國經濟開放新格局
第七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下的政治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第一節 新時代黨關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探索與實踐
第二節 新時代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
第三節 新時代依法治國與法治建設的實踐
第八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下的文化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第一節 新時代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與戰略布局
第二節 新時代文化體制改革與創新
第三節 新時代文化產業發展的現代化創新
第四節 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與均等化
第五節 新時代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第六節 新時代數字文化與新媒體的發展
第七節 新時代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與國際文化交流
第九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下的社會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第一節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進步:目標與原則
第二節 新時代民生事業發展
第三節 新時代教育現代化與科技現代化
第四節 新時代衛生事業現代化
第五節 新時代社會治理現代化
第六節 新時代鄉村社會與城鄉一體化建設
第十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的生態文明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
第一節 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底色
第二節 為綠色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第三節 建設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
第四節 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結語 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框架與成長路徑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