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海昏侯劉賀墓孔子衣鏡的歷史內涵考察

  • 作者:何丹|責編:郭鵬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44872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75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主要圍繞海昏侯劉賀墓出土的「孔子衣鏡」進行探討,嘗試分析了衣鏡紋飾的整體布局、人物傳記的文本依據、孔子師徒的聖人君子形象以及西王母東王公畫像和《衣鏡賦》「蜚虡」的重要內涵,認為衣鏡對於了解漢代的儒學思想、五行學說、教化方式、神仙信仰、靈獸觀念和《史記》等文獻的價值都頗有助益,並可以體現漢畫像、漢鏡在漢代史學研究方面不可或缺的史料作用。

作者介紹
何丹|責編:郭鵬
    何丹(1986-),女,四川廣元人,歷史學博士,南昌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講師,江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水平創新團隊成員,主要從事先秦史、秦漢史研究。

目錄
第一章 衣鏡的畫像構成與布局內涵
  第一節 人神布局間的方位信仰
    一 以上為尊
    二 以左為尊
    三 以中為尊
  第二節 五行意識中的色彩取向
    一 赤色信仰
    二 黃色信仰
    三 黑色信仰
    四 五色信仰
  第三節 陰陽觀念下的儒家思想
    一 尊師重教
    二 男尊女卑
    三 重人輕神
    四 陰陽和諧
第二章 衣鏡的聖人孔子與漢代教育
  第一節 對孔子畫像與附屬傳記的文本依據的追溯
    一 相關的學術進展情況
    二 「孔子傳記」與《史記》的關係
    三 「孔子圖案」與《史記》的吻合
    四 由相合再談《史記》的影響和流傳
  第二節 由孔子畫像的兩宗題材對漢代教育的窺探
    一 學者宗之,可胃至聖
    二 皇者用之,以行教化
    三 漢代教育,今朝啟示
第三章 衣鏡的孔子之徒與組合排序
  第一節 孔子弟子傳記與《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的文本聯繫
    一 相關的學術進展情況
    二 「孔子弟子傳記」與《仲尼弟子列傳》的對應關係
    三 「孔子弟子傳記」與《仲尼弟子列傳》之非對應關係
    四 從《仲尼弟子列傳》「太史公曰」再論「傳記」的文本依據
  第二節 顏淵、子贛、子路的「君子」組合與仁、智、勇的排序
    一 衣鏡孔子師徒畫像中的三人形象
    二 劉賀生前漢人眼中的三人組合
    三 漢人對畫像中三人的排序蠡測
  第三節 衣鏡畫像中孔子前三位弟子的春秋影響和「國士」形象
    一 畫像前三弟子在孔子私學內的地位
    二 畫像前三弟子在春秋諸侯國的影響
    三 三君子各自的治國能力和重要意義
    四 三人的國士形象和顏淵輔相的名望
第四章 衣鏡的神仙信仰與靈獸觀念
  第一節 以「西王母」與「東王公」為陰陽主神的神仙信仰
    一 西漢中期西王母信仰具有承前啟后的階段性特徵
    二 西王母信仰在西漢中期發展的突出表現
  第二節 《衣鏡賦》「蜚虞」與《上林賦》「蜚遽」的不同
    一 《上林賦》「飛遽」的具體所指
    二 《衣鏡賦》「蜚虞」的神獸身份
    三 「蜚虞」的神化形象和文化內涵
  第三節 「蜚虞」以「麒麟」為動物原型的諸多補證
    一 「麒麟」與「蜚虞」身份的相合

    二 「麒麟」與「蜚虞」形象的相合
    三 「麒麟」與「蜚虞」人地的相合
第五章 衣鏡的麒麟神獸與黃龍形象
  第一節 「蜚虞」兼容「黃龍」形象的必然性解析
    一 匹配五星之「勾陳」的星象必然
    二 對應五色之「黃色」的色彩必然
    三 隸屬五帝之「黃帝」的祥瑞必然
    四 確立五德之「土德」的漢德必然
  第二節 「蜚虞」兼容「黃龍」形象的合理性闡釋
    一 生物學角度色彩轉化的合理
    二 陰陽學角度屬性相生的合理
    三 藝術學角度文化加工的合理
    四 功能學角度性情互補的合理
    五 民族學角度夷夏太平的合理
第六章 由孔子與弟子的傳記對《史記》流傳的再認識
  第一節 對《史記》在西漢流傳與否的認識
    一 由劉賀墓孔子畫像觀宣帝朝《史記》之流傳
    二 由「鹽鐵會議」觀昭帝朝《史記》之流傳
    三 由「孔子見老子漢畫像」對武帝朝《史記》的流傳推測
  第二節 對《史記》在西漢流傳形式的蠡測
    一 家傳本《史記》的存在與流傳
    二 官藏本《史記》的存在與流傳
    三 成王時東平王事件的正確理解
    四 海昏侯墓孔子畫像的隱含提示
    五 《史記》流傳問題的相關餘論
第七章 有關衣鏡主人劉賀《漢書》所載形象的再認識
  第一節 由孔子畫像對劉賀形象的再思考
    一 關於海昏侯的已有認知傾向——劉賀無辜,歷史冤案
    二 孔子衣鏡與劉賀個人的關係——因緣故里,玩世不恭
  第二節 由漢代喪禮對劉賀形象的再思考
    一 《霍光傳》所記劉賀帝位被廢的原因
    二 《漢書》關於劉賀被廢真實性的自證
    三 海昏侯墓隨葬儒家經典與劉賀的關係
    四 其他文物對《漢書》劉賀形象的證明
總結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