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陸遊紀夢詩研究/學術文庫

  • 作者:閔江妍|責編:郭茹
  • 出版社:世圖出版公司
  • ISBN:9787523224809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4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紀夢傳統在中國詩歌中源遠流長,學界有人也提出了「夢幻主義文學主潮說」。無論就紀夢詩的數量而言,還是對紀夢文學傳統的拓展程度而論,陸遊紀夢詩在文學史上均具有里程碑意義。陸遊紀夢詩是在社會現實、文壇劇變、三教合流等文化語境綜合影響下生成的,呈現為「追憶」與「嚮往」兩種情感模式,它不僅豐富了紀夢文學的內涵,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紀夢文學的藝術風格。因夢境敘述的需要,陸遊紀夢詩自然就帶上了敘事色彩,這種書寫方式有助於破除「抒情傳統唯一論」的成見,揭示中國詩歌敘事傳統的新變化,同時也印證了中國文學發展中抒情與敘事相互激發、彼此滲透的貫通特性。陸遊紀夢詩在一定意義上實踐了中國傳統夢論,也體現了與西方夢理論的跨文化對話;在文學與夢的關係上,它展現了文學對無序「夢囈」的營構,以及在夢的理性參與中詩教情感的升華過程。同時,作為民族精神的文化資源,陸遊紀夢詩亦從歷史維度拓展了民族精神內涵的提煉空間。

作者介紹
閔江妍|責編:郭茹
    閔江妍,女,2005年6月生,陝西寶雞人,現就讀於山西大學初民學院文史哲試驗班漢語言文學專業,曾主持校級大創項目「追憶與嚮往:宋元紀夢詩整理與研究」,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篇。

目錄
第一章  紀夢文學及陸遊紀夢詩概說
  第一節  夢及夢的發生機制
  第二節  夢與文學
  第三節  夢的書寫傳統
  第四節  陸遊及陸遊紀夢詩概說
第二章  陸遊紀夢詩的文化生成
  第一節  社會現實的生存透視
    一、現實世界的擠壓
    二、民族情感的堅守
    三、家族精神的引領
    四、失落情感的補償
  第二節  文壇激變的時代感知
    一、文人心態的轉變
    二、詩壇風向的新變
    三、江西詩派的影響
  第三節  三教合流的思想體認
第三章  陸遊紀夢詩情感模式解析
  第一節  追憶:往昔生命的憂思
    一、弔古懷今
    二、懷戀親友
    三、夢回故境
    四、人生感懷
  第二節  嚮往:精神出口的追尋
    一、精神侶伴
    二、夢遊山河
    三、報國之志
    四、閑居休憩
    五、游仙之幻
    六、戲謔排遣
第四章  陸遊紀夢詩情感模式的藝術建構
  第一節  抒情與敘事傳統概要
    一、抒情傳統說
    二、敘事傳統論
  第二節  抒情傳統的召喚與重建
    一、抒情傳統的衰落
    二、抒情傳統的復歸
  第三節  敘事傳統的確證與延伸
    一、紀夢虛實的博弈:敘事傳統的重估
    二、夢境敘事的深化:宋詩敘事的新變
    三、紀夢書寫的多維呈現:敘事形式的延展
  第四節  抒情與敘事的激發互滲
    一、以敘事抒情
    二、以抒情敘事
第五章  陸遊紀夢詩的文學價值和現實意義
  第一節  夢理論的文學實踐
    一、陸遊紀夢詩對中國傳統夢論的創作實踐
    二、陸遊紀夢詩對西方夢理論的跨文化印證
  第二節  「詩」對「夢」的營構
    一、紀夢語言的「馴化」
    二、紀夢意象的「馴化」

  第三節  「詩」對「夢」的超越
    一、詩教意義上的紀夢情感升華
    二、詩史召喚下的詩歌理性傾向
    三、「學問」範式下的無序「夢囈」改造
  第四節  民族精神的文化資源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