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是在第3版的基礎上,根據醫學類各專業的培養目標以及各兄弟院校的教學改革經驗編寫而成的。重點強調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及其在醫學中的應用,內容包括物體的彈性、骨的力學特性、流體的運動、血液的流動、振動、波動和聲、分子動理論、液體的表面現象、熱力學基礎、靜電場、心電場和心電圖、穩恆磁場、生物磁效應、穩恆電流、生物膜電位、波動光學、幾何光學和幾種醫用光學儀器、激光及其醫學應用、量子力學基礎、X射線、原子核與放性以及核磁共振。這些均是構成醫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名醫學工作者必備的知識內容。
醫用物理學在為學生系統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學基礎,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具有其他課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書適合高等醫藥院校臨床、衛生、口腔、檢驗、影像、麻醉、護理、藥學、眼視光、全科醫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等專業使用,也可供其他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和研究人員作為參考書使用。
目錄
前言
緒論
0.1 物理學的內涵及其研究內容
0.2 物理學與醫學之間的關係
0.3 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1章 物體的彈性 骨的力學特性
1.1 應變和應力
1.1.1 應變
1.1.2 應力
1.2 彈性模量
1.2.1 彈性與塑性
1.2.2 彈性模量
1.3 形變勢能
1.4 骨的力學特性
1.4.1 骨的受力
1.4.2 骨的力學特性
習題
第2章 流體的運動 血液的流動
2.1 理想流體的流動
2.1.1 理想流體
2.1.2 穩定性流動
2.1.3 連續性方程
2.1.4 伯努利方程
2.1.5 伯努利方程的應用
2.2 黏性流體的流動
2.2.1 層流和湍流
2.2.2 牛頓黏滯定律
2.2.3 雷諾數
2.2.4 黏性流體的運動規律
2.3 血液的流動
2.3.1 血液循環的物理模型
2.3.2 循環系統中的血流速度
2.3.3 血流過程中的血壓分佈
習題
第3章 振動、波動和聲
3.1 簡諧振動
3.1.1 簡諧振動的動力學特徵
3.1.2 簡諧振動方程
3.1.3 簡諧振動的特徵量
3.1.4 振幅、初相與初始條件的關係
3.1.5 簡諧振動的旋轉矢量圖示法
3.1.6 簡諧振動的能量
3.1.7 兩個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
3.2 波的產生與傳播
3.2.1 機械波的產生與傳播
3.2.2 波面和波線
3.2.3 波長、波速、波的周期和頻率
3.3 平面簡諧波的波動方程
3.4 波的強度與波的衰減
3.4.1 波的強度
3.4.2 波的衰減
3.5 波的干涉
3.5.1 波的疊加原理
3.5.2 波的干涉
3.5.3 駐波
3.6 聲波
3.6.1 聲壓、聲阻抗與聲強
3.6.2 聲波的反射與透射
3.6.3 聽覺域
3.6.4 聲強級與響度級
3.7 超聲波及其在醫學上的應用
3.7.1 超聲波的特性
3.7.2 超聲波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7.3 超聲波的產生與接收
3.7.4 超聲波在醫學上的應用
習題
第4章 分子動理論 液體的表面現象
4.1 物質的微觀結構
4.2 理想氣體分子動理論
4.2.1 理想氣體的微觀模型
4.2.2 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4.2.3 理想氣體的壓強公式
4.2.4 理想氣體的能量公式
4.2.5 混合氣體的分壓強
4.3 熱平衡態的統計分佈
4.3.1 麥克斯韋速率分佈定律
4.3.2 玻爾茲曼能量分佈規律
4.3.3 氣體的溶解和高壓氧治療
4.4 液體的表面現象
4.4.1 表面張力和表面能
4.4.2 彎曲液面下的附加壓強
4.4.3 毛細現象
4.4.4 氣體栓塞
4.4.5 表面活性物質和表面吸附
習題
第5章 熱力學基礎
5.1 熱力學第一定律
5.1.1 熱力學系統和准靜態過程
5.1.2 內能、功和熱量
5.1.3 熱力學第一定律
5.1.4 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應用
5.2 循環過程和卡諾循環
5.2.1 循環過程
5.2.2 熱機效率
5.2.3 卡諾循環
5.3 熱力學第二定律
5.3.1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兩種表述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