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當代文學十六講

  • 作者:洪子誠|責編:張詩揚//景柯慶
  • 出版社:上海文藝
  • ISBN:9787532192977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7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共十六講,探討了當代文學諸多問題。如質疑「當代」能否成「史」;分析當代文學「地形圖」,包括作家分類、文學地理中心轉移等;研究「蘇聯化」與「去蘇聯化」過程;講述中篇小說概念及「史詩性」問題;還涉及特定作品的文學成規、不同體裁和題材的文學現象,如詩歌、戲劇、文人另類寫作等;最後闡述「新時期」文學特點、新詩潮美學、小說里的小人物與城市空間等,結尾探討承繼與告別的難題。

作者介紹
洪子誠|責編:張詩揚//景柯慶
    洪子誠,廣東揭陽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從事中國當代文學、中國新詩的教學、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當代中國文學概觀》(合著)、《當代中國文學的藝術問題》《作家姿態與自我意識》《中國當代新詩史》(合著)、《中國當代文學概說》《1956:百花時代》《中國當代文學史》《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文學與歷史敘述》等。

目錄
幾點說明
第一講  疑竇叢生的「當代文學」
  「當代」何以能「史」?
  「水」如何「到」,「渠」何以「成」?
  「日光之下無新事,舊招牌下又出新招」
第二講  當代文學的「地形圖」
  「友好的漫畫」
  當代作家分類方式
  文學地理中心的轉移
  「中心作家」的地理構成
第三講  「蘇聯化」與「去蘇聯化」
  短暫而影響深遠的「蜜月期」
  其實是並不完全相同的體系
  文藝「世界中心」的想象和爭奪
  想象、道路分叉的核心點
第四講  中篇小說的「發明」
  「中篇小說」的概念
  短篇故事與短篇小說
  個人時間和歷史時間:「史詩性」問題
第五講  「組織部」里的文學成規
  一部小說兩個篇名
  不同敘事成規的裂痕和較量
  人物的社會等級和文本的結構等級
  消除不安與製造困惑
  個人隱秘情感誘惑:革命作家也難以掙脫
第六講  「人民大作家」或「鄉村治理者」
  晉、陝的兩個作家群
  鄉土社會的內部秩序?
  質樸敘述與浪漫描寫
  不同的身份意識
第七講  歷史提的問題,回答得了么?
  小說的「霸權」入侵詩歌
  「生活抒情詩」與伊薩科夫斯基
  作為特定詩體的「政治抒情詩」
  詩歌公共性與主體的壓抑
  政治詩的問題,也是「政治」的問題
第八講  19世紀文學:「懷舊的形式」
  一份書目:觀察問題的「窗口」
  新文藝,其實也是「懷舊的形式」
  為何選擇《紅與黑》?
  雙刃劍:19世紀現實主義
  知道「黑夜」,才能理解所經歷的「白天」
第九講  60年代的「戲劇中心」
  「戲劇」與「中心」
  「戲劇中心」生成的因素
  這個時期戲劇的「總主題」
  時隔三十年的兩個文本的比較
  臭蟲也有了自己的聲音
第十講  當代文人的另類寫作
  「當代文人」的說法

  《燕山夜話》:忠言勸諫者的悲劇
  舊體詩詞:「尋常化」和「定型化」的範式
  不應廝守于細枝末節,但空調議論也非可取
第十一講  延長線上的「新時期」
  80年代的「新時期文學」
  「冰雪消融,雲雀歌唱」
  80年代的「前台作家」
  文學革新的資源
  參與歷史敘述和政治實踐的文學
  人道主義問題的復活
第十二講  新詩潮:尋找新的符號系統
  「朦朧詩」和新詩潮
  《今天》與詩歌民刊
  北島的詩及其評價
第十三講  拒絕的詩歌美學
  兩種不同的「表達」
  「技巧是對詩歌真誠的考驗」
  遲到的多多
  「詩歌規訓政治,藝術征服題材」
第十四講  「卑微者」的小片天空
  「現代抒情小說」
  虔誠的納蕤恩
  對小人物的敬意和尊重
第十五講  文學里的城市空間
  作為一種文化現象
  不同的「文革」視角和對象
  文學與城市空間
  沒有「文學中的城市」,就失去「文學的城市」
  並不陽光的失重、虛空感
第十六講  結束語:承繼與告別的難題
  形式創造意義
  作為思想隨筆的小說
  重述讓器皿碎裂一地
  另尋「拯救者」
  自取的痛苦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