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煤化工工藝學(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教材)

  • 作者:編者:宋永輝//湯潔莉//吳雷|責編:陶艷玲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79402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5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煤化工工藝學》(第2版)是在全國高校化工工藝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確定的「煤化工工藝學教材編寫大綱」的基礎上,結合目前煤化工專業的教學實際與新技術、新工藝發展趨勢來編寫的,建議教學時數為32?120學時,可根據本專業的實際需求進行學時調整。
    書中重點闡述了煤的低溫乾餾、煉焦、煉焦產品回收與精製、氣化、液化及碳素材料的製備與應用,同時對煤炭資源、性質特點及煤化工生產過程中的污染與防治進行了介紹。全書共分為10章,其中主要章節都根據行業的發展豐富了數據並增加了相關工藝與設備等的最新成果,以更好地適應能源化工(煤化工)行業的發展和相關專業教學的需要。本書既考慮了先期開設「煤化學」課程的專業教學,同時也充分考慮了部分先期沒有開設相關課程的專業教學,適應面比較廣。
    本書可以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院校化學工藝、能源化工(煤化工)等專業的專業教材,亦可供能源、煤炭、化工、電力、環境保護等行業從事專業設計、生產、科研的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宋永輝//湯潔莉//吳雷|責編:陶艷玲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煤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
  1.2  煤化工的發展歷程
  1.3  煤化工的範疇
    1.3.1  煤的乾餾
    1.3.2  煤的氣化
    1.3.3  煤的液化
    1.3.4  煤基碳素材料
  1.4  主要教學內容
  習題
第2章  煤炭資源特點及性質
  2.1  煤炭資源概況
    2.1.1  世界煤炭資源
    2.1.2  中國煤炭資源
  2.2  煤的形成
  2.3  煤岩學基礎
    2.3.1  宏觀特徵
    2.3.2  顯微組成
    2.3.3  煤中的礦物質
  2.4  煤的分類及用途
    2.4.1  煤的分類
    2.4.2  主要煤類特徵和用途
    2.4.3  煤的質量分級
  2.5  煤的組成和性質
    2.5.1  煤的化學組成
    2.5.2  煤的物理性質
    2.5.3  煤的化學性質
    2.5.4  煤的工藝性質
  2.6  煤的工業分析與元素分析
    2.6.1  煤炭分析的基準
    2.6.2  工業分析
    2.6.3  元素分析
  習題
第3章  低溫乾餾
  3.1  概述
  3.2  煤的炭化熱解原理
    3.2.1  煤中的官能團
    3.2.2  炭化熱解機理
    3.2.3  煤炭化熱解中的化學反應
    3.2.4  低變質煤的炭化熱解過程
  3.3  低溫乾餾產品
    3.3.1  半焦/蘭炭
    3.3.2  煤焦油
    3.3.3  煤氣
  3.4  低溫乾餾產品的影響因素
    3.4.1  原料煤的影響
    3.4.2  加熱條件的影響
    3.4.3  壓力
    3.4.4  停留時間
  3.5  低溫乾餾主要爐型

    3.5.1  內熱式與外熱式爐的特點
    3.5.2  典型爐型
  3.6  國外典型工藝
    3.6.1  COED工藝
    3.6.2  魯奇-魯爾工藝
    3.6.3  Coalcon加氫乾餾工藝
    3.6.4  Toscoal工藝
    3.6.5  美國的LFC技術
  3.7  國內典型工藝
    3.7.1  固體熱載體乾餾工藝
    3.7.2  SJ型系列內熱式直立爐乾餾工藝
    3.7.3  流化床熱解熱電氣焦油聯產工藝
    3.7.4  多段迴轉爐溫和氣化工藝
    3.7.5  微波熱解技術
    3.7.6  富油煤原位熱解技術
  習題
第4章  煉焦
  4.1  概述
  4.2  焦炭的性質及其用途
    4.2.1  物理性質及力學性能
    4.2.2  焦炭的化學組成
    4.2.3  焦炭的反應性及反應后強度
    4.2.4  焦炭的用途及其質量指標
  4.3  煉焦用煤及其成焦理論
    4.3.1  煉焦用煤及其特點
    4.3.2  配煤煉焦
    4.3.3  煤的黏結成焦機理
  4.4  煉焦爐及其設備
    4.4.1  焦爐結構
    4.4.2  焦爐爐型
    4.4.3  築爐材料
    4.4.4  護爐設備
    4.4.5  焦爐機械
  4.5  煤氣的燃燒與熱工評定
    4.5.1  煤氣的燃燒
    4.5.2  焦爐的物料平衡與熱量平衡
    4.5.3  焦爐熱工評定
    4.5.4  焦爐傳熱
  4.6  煉焦新技術
    4.6.1  配煤預處理技術
    4.6.2  熄焦新技術
    4.6.3  型焦
    4.6.4  煉焦節能環保新技術
  習題
第5章  煉焦化學產品的回收與精製
  5.1  煉焦化學產品
    5.1.1  煉焦化學產品的產生、組成及產率
    5.1.2  煉焦化學產品的用途
    5.1.3  煉焦化學產品的回收與精製
  5.2  粗煤氣的初冷、輸送及初凈化

    5.2.1  粗煤氣的初步冷卻
    5.2.2  焦油與氨水的分離
    5.2.3  煤氣的輸送
    5.2.4  煤氣的初凈化
    5.2.5  焦爐煤氣的利用
  5.3  氨和粗輕?啶的回收
    5.3.1  氨的回收
    5.3.2  粗輕?啶的回收
    5.3.3  剩餘氨水的處理
  5.4  粗苯的回收與精製
    5.4.1  粗苯的回收
    5.4.2  粗苯的精製
  5.5  焦油的加工
    5.5.1  焦油蒸餾前的準備
    5.5.2  焦油蒸餾
    5.5.3  焦油餾分的加工
    5.5.4  焦油瀝青的加工
  習題
第6章  煤的氣化
  6.1  概述
    6.1.1  煤氣化流程及分類
    6.1.2  煤氣化設備
    6.1.3  裝料和排灰
    6.1.4  煤的氣化評價指標
  6.2  煤氣化過程及反應原理
    6.2.1  煤氣化的基本條件
    6.2.2  煤的乾燥與部分燃燒階段
    6.2.3  煤的氣化階段及基本反應
  6.3  氣化過程相關計算及影響因素
    6.3.1  煤的氣化產物
    6.3.2  煤氣平衡組成
    6.3.3  煤氣的熱值及計算
    6.3.4  煤氣化過程的物料衡算與熱量衡算
    6.3.5  煤氣化過程的影響因素
  6.4  固定床氣化
    6.4.1  常壓固定床氣化
    6.4.2  加壓固定床氣化
  6.5  流化床氣化
    6.5.1  流化床氣化的特點
    6.5.2  工藝過程
    6.5.3  常壓溫克勒氣化
    6.5.4  高溫溫克勒氣化
    6.5.5  灰熔聚流化床氣化
    6.5.6  循環流化床氣化
    6.5.7  恩德爐粉煤氣化
  6.6  氣流床氣化
    6.6.1  氣流床氣化的特點
    6.6.2  氣流床氣化原理
    6.6.3  常壓氣流床粉煤氣化
    6.6.4  加壓氣流床粉煤氣化

    6.6.5  其它干法粉煤加壓氣化工藝
    6.6.6  水煤漿加壓氣化
  6.7  煤的地下氣化
    6.7.1  定義及特點
    6.7.2  氣化原理
    6.7.3  地下氣化技術
    6.7.4  影響因素
  6.8  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
    6.8.1  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的特點
    6.8.2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工藝流程
    6.8.3  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的發展
  6.9  煤氣的凈化
    6.9.1  煤氣中的雜質及其危害
    6.9.2  煤氣中雜質的脫除方法
  6.10  煤氣的甲烷化
    6.10.1  甲烷化基本原理
    6.10.2  甲烷化催化劑
    6.10.3  甲烷化工藝流程
  習題
第7章  煤間接液化
  7.1  費托合成
    7.1.1  合成原理
    7.1.2  催化劑
    7.1.3  反應器
    7.1.4  主要影響因素
    7.1.5  F-T合成的典型工藝
  7.2  合成甲醇
    7.2.1  合成原理
    7.2.2  催化劑
    7.2.3  反應條件
    7.2.4  反應器
    7.2.5  甲醇合成的典型工藝
  7.3  甲醇轉化為汽油
    7.3.1  合成原理
    7.3.2  催化劑
    7.3.3  反應器
    7.3.4  典型工藝
    7.3.5  紐西蘭工業化生產
    7.3.6  合成氣兩段直接合成汽油
  7.4  合成烯烴
    7.4.1  基本工藝過程及反應原理
    7.4.2  典型工藝
  7.5  合成二甲醚
    7.5.1  合成過程及原理
    7.5.2  合成催化劑
    7.5.3  二甲醚的合成工藝
  7.6  煤制醋酐
    7.6.1  合成原理
    7.6.2  工藝流程
  習題

第8章  煤直接液化
  8.1  發展歷程
  8.2  煤直接液化原理
    8.2.1  過程反應
    8.2.2  反應歷程
  8.3  工藝過程及產物
    8.3.1  基本工藝流程
    8.3.2  直接液化產物
  8.4  直接液化過程影響因素
    8.4.1  原料煤
    8.4.2  溶劑
    8.4.3  工業催化劑
    8.4.4  反應溫度
    8.4.5  反應壓力
    8.4.6  反應時間
    8.4.7  氣液比
  8.5  主要設備
    8.5.1  高壓煤漿泵
    8.5.2  煤漿預熱器與煤漿加熱爐
    8.5.3  液化反應器
  8.6  德國煤加氫液化老工藝
    8.6.1  第一段液相加氫
    8.6.2  第二段氣相加氫
    8.6.3  主要工藝條件和產品收率
  8.7  直接液化的其它典型工藝
    8.7.1  溶劑精煉煤法
    8.7.2  氫煤法
    8.7.3  埃克森供氫溶劑法
    8.7.4  催化兩段液化工藝
    8.7.5  液體溶劑萃取工藝
    8.7.6  德國煤液化精製聯合工藝
    8.7.7  我國神華煤直接液化工藝
    8.7.8  中國煤炭直接液化工藝
    8.7.9  煤油共處理技術
  8.8  煤液化油的提質加工
    8.8.1  液化油的組成及特點
    8.8.2  液化粗油提質加工化學品
    8.8.3  液化粗油提質加工工藝
  習題
第9章  煤的碳素製品
  9.1  概述
    9.1.1  碳素製品的性質
    9.1.2  碳素製品的種類和用途
  9.2  電極炭
    9.2.1  原材料及其質量要求
    9.2.2  石墨化過程
    9.2.3  電極炭生產工藝過程
    9.2.4  碳電極和不透性石墨材料
  9.3  活性炭
    9.3.1  概述

    9.3.2  活性炭的種類
    9.3.3  活性炭的結構與性質
    9.3.4  活性炭的製備
    9.3.5  活性炭的再生
    9.3.6  活性炭的應用及發展
  9.4  碳分子篩
    9.4.1  碳分子篩分離原理
    9.4.2  碳分子篩的特點
    9.4.3  碳分子篩的製備
    9.4.4  碳分子篩的應用
  9.5  碳素纖維
    9.5.1  碳素纖維的種類和性能
    9.5.2  工藝流程
    9.5.3  碳素纖維的應用
  習題
第10章  煤化工生產過程污染與防治
  10.1  概述
    10.1.1  環境污染
    10.1.2  環境污染的嚴重性
  10.2  煤化工主要污染物
    10.2.1  大氣污染物
    10.2.2  液態污染物
    10.2.3  固態污染物
  10.3  廢氣處理技術
    10.3.1  煙塵治理
    10.3.2  煙氣脫硫
    10.3.3  煙氣脫硝
    10.3.4  廢氣燃燒
  10.4  廢水處理技術
    10.4.1  廢水處理概述
    10.4.2  焦化廢水處理
    10.4.3  氣化廢水處理
    10.4.4  煤化工廢水近零排放技術
  10.5  煤化工廢渣的綜合利用
    10.5.1  煤矸石
    10.5.2  粉煤灰
    10.5.3  氣化渣
  10.6  二氧化碳減排和利用
    10.6.1  提高能源利用率,實現二氧化碳減排
    10.6.2  二氧化碳捕集與分離技術
    10.6.3  二氧化碳埋存技術
    10.6.4  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
  習題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