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法律史評論(第26卷)

  • 作者:編者:里贊//劉昕傑|責編:王瑩//徐雨田
  • 出版社:巴蜀
  • ISBN:9787553123998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40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法律史評論》是四川大學法學院、四川大學近代法文化研究所主辦的以歷史與法律為主題的研究論文集,本卷為總第26卷,50余萬字,設置主題研討、法史書評、評論、學術之路等欄目,涉及中華古典法學、近代行政法史、醫事法史、近代法政思潮、司法制度史、部門法史、清華法學史等學術重點、熱點問題,這些論作堅持理論創新,觀點鮮明,材料紮實,論證嚴密,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及出版意義。

作者介紹
編者:里贊//劉昕傑|責編:王瑩//徐雨田

目錄
主題研討一:中華古典法學
  清華簡(伍)《湯在啻門》的法思想解讀
  秦漢簡牘所見「與同罪」「與同法」辨
主題研討二:近代行政法史
  近代中國行政法理的實踐生成:民初平政院研究再出發
  既開風氣又為師:從平政院第一案看民初產權行政訴訟
  從御史到監察委員:民國監察官的身份轉型及其成因
  「形式法治國」的行政救濟——以民國後期行政訴願委員會為中心
主題研討三:醫事法史
  近代醫生職業資格的法律化進程及其意義
  由分散到統一:近代中國衛生立法析論
主題研討四:近代法政思潮
  文化自覺與百年來的「復興(重建)中華法系」思潮
  效力與實效之間——梁啟超「護法」思想的展開(1916—1917)
主題研討五:司法制度史
  民國司法例規的編印、宣發與傳播
  抗戰時期邊疆司法的近代轉型——以西康為側重的考察
  當政府成為原告:民國初期「侮辱誹謗大總統案」再審視
  近代早期英國特權法庭與專門法庭之比較:以財政類法院和議事類法院為中心
主題研討六:部門法史
  清末民初時期商會和解制度的歷史及其當代續造
  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中徵收概念的歷史變遷
  中外刑事責任年齡制度的對比源考與當代鏡鑒
  清末修律時期遺棄罪立法考察
  我國高校紀檢監察體制的歷史變遷與未來展望
法史書評
  立法缺失下司法生機的實照——評黃源盛教授纂輯之《大理院民事判例輯存》
  監獄的彷徨之路——《牢影:英國監獄史》述評
述評
  趨勢與方法:國內21世紀以來民國司法制度研究述評
專論
  清代貴州民田權變動思想及其啟示研究——以清代貴州契約文書為中心
  清代官員丁憂對象探析——以《清會典事例》為中心
札記
  《韓非子》法律思想新探
學術之路
  一期一會——我與清華法學史研究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