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明亮的泥土(顏料發明史)/譯林自然科普經典

  • 作者:(英國)菲利普·鮑爾|責編:楊雅婷|譯者:何本國
  • 出版社:譯林
  • ISBN:9787575308076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71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化學角度切入西方藝術史,講述了各種顏料的發明和改良過程,及其在藝術及更廣范的社會生產中的運用。藝術史的書寫向來重技藝而輕材料,本書獨辟蹊徑,專註于顏料的發明與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上至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下至21世紀的電腦繪圖,都在本書的討論範圍之內。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到當今西方繪畫的顏料系統何以形成,重要藝術家、畫派如何接受並使用新顏料。名畫背後的科技革新,給我們帶來了審視西方藝術史的獨特維度。

作者介紹
(英國)菲利普·鮑爾|責編:楊雅婷|譯者:何本國
    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牛津大學化學學士,布里斯托爾大學物理學博士(在讀期間也玩了很多音樂),自由科普作家,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員,曾在《自然》雜誌擔任物理學編輯二十余年。著有《預知社會:群體行為的內在法則》《量子力學,怪也不怪》《明亮的泥土》《如何製造一個人》等。

目錄
圖目
前言
第一章 注視者的目光
  ——畫室里的科學家
第二章 擷取彩虹
  ——關於顏色的物理學和化學
第三章 火神的熔爐
  ——古代的顏料技術
第四章 秘方
  ——煉金術的藝術遺產
第五章 光影大師
  ——文藝復興的榮光
第六章 古老的黃金
  ——簡樸調色板的復興
第七章 多彩的金屬
  ——合成色料與顏色化學的黎明
第八章 光的統治
  ——印象派的明亮效應
第九章 對紫色的激情
  ——染料,以及顏料的工業化
第十章 午夜暗影
  ——關於藍色
第十一章 時間這個畫家
  ——不停變化的畫布
第十二章 捕捉顏色
  ——藝術如何在複製中顯現
第十三章 心勝於物
  ——在現代主義中作為形式的顏色
第十四章 純粹的藝術
  ——新的材料,新的視野
註釋
參考書目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