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類與自然世界(1500-1800年間英國觀念的變化)/人文與社會譯叢

  • 作者:(英國)基思·托馬斯|責編:陳秋實|總主編:劉東|譯者:宋麗麗
  • 出版社:譯林
  • ISBN:9787575304535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94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梳理了現代初期的三百年間人對自然界的情感、態度與認識上的變化。在理性與科技的啟蒙中,人類與自然界關係的象徵辭彙被逐漸清除,自然與人類之間歷史悠久的感應觀念隨之斷裂。隨著城市的發展與工業化的深入,一種非功利地對待自然的新態度、新感覺逐漸發展起來,人類熱愛自然的審美情感和道德訴求與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在衝突中演進。
    本書努力再現往昔的觀念世界,引證史料豐富具體,涉及許多科學家、文學家和其他人物,並大量引用詩歌和文學資料,為我們重新審視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類文明的軌跡打開了一扇窗。

作者介紹
(英國)基思·托馬斯|責編:陳秋實|總主編:劉東|譯者:宋麗麗
    基思·托馬斯(Sir Keith Thomas,1933- ),英國歷史學家,代表作為《16和17世紀英格蘭大眾信仰研究》和《人類與自然世界》。曾任牛津大學基督聖體學院院長、牛津大學副校長、《牛津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顧問。1988年因對早期現代英國的歷史研究貢獻,被女王授予騎士爵位。在知名歷史刊物《今日曆史》創刊六十周年的歷史學家評選上,托馬斯是僅有的被三位專家推選的史學大家。

目錄
前言
致謝
序言
第一章  人類優越性
  一 神學基礎
  二 征服自然界
  三 人類獨一無二
  四 維持疆界
  五 低等人類
第二章  博物學與民間錯誤
  一 分類
  二 民間錯誤
  三 術語
  四 變化的觀點
第三章  人與動物
  一 馴服的同伴
  二 特權物種
  三 縮小的差距
  四 動物靈魂
第四章  對野蠻造物的同情
  一 殘忍性
  二 新論點
  三 廢黜人類
  四 新感性
  五 新條件
第五章  樹木與花卉
  一 原始林地
  二 植樹
  三 樹木崇拜
  四 花卉
第六章  人類的兩難處境
  一 要城鎮還是要鄉村?
  二 要耕耘還是要荒野?
  三 要征服還是要保護?
  四 要殺生還是要慈悲?
  五 結語
縮略語
註釋
插圖出處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