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

  • 作者:程美寶|責編:蘭茜//封龍
  • 出版社:四川人民
  • ISBN:9787220140785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5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試圖討論「地域文化」敘述框架如何在晚清到民國年間形成的歷史過程。近代中國「地域文化」的表達,著重從歷史敘述、種族血統、學術傳承、方言寫作、地方民俗等方面去發揮,這些範疇的內涵,是在特定歷史時空中的政治對話過程中層積而成的。近代「地域文化」話語的建立,也是近代中國國家觀念從「天下」轉移到「國家」的過程,讀書人在國家意識和地方關懷的二重奏中,不斷調校音調,加入自己的聲音,用地域文化來表達他們心目中的國家觀念,在國家認同與地方認同之間建立起辯證統一的關係。

作者介紹
程美寶|責編:蘭茜//封龍
    程美寶,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英國牛津大學博士,曾長期任教於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文化史,近年致力於探究近代華南的地域文化如何在一個跨地域的情景中逐漸形成。主要著作有《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走出地方史:社會文化史研究的視野》《省港澳大眾文化與都市變遷》(主編)《把世界帶進中國:從澳門出發的中國近代史》(主編),發表中、英、日期刊論文數十篇。

目錄
第一章 導論:展覽文化
  文化的展覽
  文化與文人
  從「天下」到「國家」
  從「國家」到「地方」
  地方與中央
  本書的主題與結構
第二章 嶺外入中國
  界定粵人
  教而化之
  由方言到種族
  由鄉及國
  小結:文化—種族—國家
第三章 書寫粵語
  從南蠻缺舌到中原古音
  從口述到書寫
  文人謳歌
  粵劇的粵味
  俗話傳道
  漸成規範
  我手寫我口
  小結 方言與國語
第四章 追溯嶺學
  嶺學源流
  學海堂之內
  學海堂之外
  學海堂之後
  小結 從舊文化到新文化
第五章 由民俗到民族
  民俗學在中國
  民俗學在廣東
  學術與政治
  學人與政要
  小結 民族主義與地方文化
第六章 舊人新志
  《高要縣誌》的纂修
  語言和內容
  新舊交替的地方讀書人
  地方志里的國家文化
  地方利益與民族大義
  小結 國民與邑人
第七章 餘論:文化展覽背後
  文人的位置
  「文化」是什麼?
  「廣東文化」何在?
  地域文化研究再思
  徵引文獻及書目(按漢語拼音/英文字母排序)
  中文
  英文
索引(按漢語拼音排序)

初版後記
附錄 城市之聲西關音:由省至港及滬
  辨識西關音
  何處是西關?
  成為廣州人
  珠娘唱粵謳
  省港同一體
  滬上擴音聲
小結:「城市之聲」的意涵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