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粵劇流派傳承研究/粵劇研究叢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國家戰略研究叢書

  • 作者:謝文艷|責編:鄧詩漫|總主編:宋俊華
  • 出版社:中山大學
  • ISBN:9787306082848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58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粵劇流派傳承為研究對象,通過還原粵劇不同流派爭奇鬥艷的歷史面貌,揭示粵劇發展歷史規律,弘揚發展粵劇流派。內容包括:緒論;第一章粵劇流派概述;第二章粵劇的流派;第三章粵劇流派的傳承;第四章非遺保護視角下粵劇流派傳承;結論:粵劇流派的傳承應確保粵劇藝術的生命力為前提,堅持整體性保護,堅持個性化傳承和共性化傳承並存。另附傳承人訪談記錄和流派信息表格,形象、多元地展示粵劇流派傳承的歷史面貌。

作者介紹
謝文艷|責編:鄧詩漫|總主編:宋俊華
    謝文艷,女,山東莒縣人,博士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師從宋俊華教授,獲得中國語言文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廣東藝術職業學院,研究方向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中國傳統戲劇傳承研究。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本書的研究對象
    一、粵劇流派的概念
    二、「傳承」的概念
  第二節  研究綜述
    一、粵劇基礎研究
    二、粵劇流派研究
    三、粵劇傳承研究
    四、小結
  第三節  研究思路、方法和選題意義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選題意義
第一章  粵劇流派概述
  第一節  粵劇流派的概念、特徵及分類
    一、粵劇流派概念研究
    二、粵劇流派的概念及分類
    三、粵劇流派的基本特徵
    四、粵劇綜合流派和粵劇唱腔流派的關係
  第二節  粵劇流派形成的時間
    一、粵劇流派名稱的出現
    二、「名角兒」制促進流派出現
    三、粵劇各流派形成時間
  第三節  「白派」之爭釋疑
    一、白駒榮形成流派的時間
    二、白玉堂成名時間
    三、白玉堂與「薛馬」抗衡
  第四節  粵劇南派藝術
    一、粵劇南派藝術概述
    二、靚少佳——粵劇南派小武堅守者
    三、粵劇南派藝術的本質
  第五節  粵劇流派的本質和歷史意義
    一、粵劇流派的本質
    二、粵劇流派的歷史意義
  本章小結
第二章  粵劇的流派
  第一節  「駒派」「紅派」及旦腳唱腔流派
    一、「駒派」概述
    二、「駒派」的傳承脈絡
    三、「駒派」藝術及其傳承
    四、旦腳流派代表劇目
    五、「紅派」和「芳腔」的傳承
  第二節  「白(駒)派」「白(玉)派」及小生唱腔流派
    一、「白(駒)派」概述
    二、「白(駒)派」的傳承脈絡
    三、「白(駒)派」藝術傳承
    四、「白(駒)派」和「白(玉)派」表演風格
    五、小生行當唱腔流派的發展
  第三節  「薛派」及文武生唱腔流派
    一、「薛派」概述及影響

    二、「薛派」的傳承脈絡
    三、「薛派」形成的主觀因素
    四、「薛派」藝術及其傳承
    五、「薛派」代表劇目
  第四節  「馬派」「廖派」及丑腳唱腔流派
    一、「馬派」與「廖派」概述
    二、「馬派」和「廖派」的傳承脈絡
    三、「馬派」和「廖派」的藝術特色
    四、「馬派」和「廖派」戲劇思想
    五、「馬派」和「廖派」影響
    六、「豆泥腔」
  第五節  「桂派」和「任派」
    一、「桂派」概述
    二、「桂派」傳承
    三、「桂派」藝術特色及代表劇目
    四、「任派」的創新發展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粵劇流派的傳承
  第一節  粵劇流派傳承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一、粵劇流派的特點
    二、粵劇流派傳承的特點
    三、影響粵劇流派傳承特點的宏觀因素
  第二節  粵劇行當與粵劇流派傳承
    一、規範性:傳統粵劇表演行當
    二、個性化:粵劇演員的自由發展
    三、打破行當規範 促進流派出現
  第三節  粵劇編劇與粵劇流派傳承
    一、20世紀初粵劇編劇的發展
    二、編劇促進粵劇流派風格的形成
    三、編劇促進文戲的深入發展
  第四節  粵劇觀眾與粵劇流派傳承
    一、農村粵劇的藝術風格
    二、城市觀眾審美導致唱腔改革
  第五節  粵劇唱片與粵劇流派傳承
    一、粵劇唱片促進粵劇唱腔傳播
    二、唱片促進唱腔流派的發展
    三、粵劇唱片影響「重武戲」的弱化
  第六節  粵劇女伶與粵劇流派傳承
    一、因風化觀念而禁戲
    二、女伶于縫隙中自強
    三、男女同台合法化
    四、粵劇女藝人的自由發展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非遺保護視角下粵劇流派傳承
  第一節  粵劇流派傳承與保護
    一、「保護」的內涵
    二、崑曲保護的案例
    三、粵劇流派的傳承與保護
  第二節  粵劇流派傳承的方式及其保護
    一、粵劇流派的傳承方式

    二、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
    三、傳承方式的保護
  第三節  粵劇流派傳承的整體性保護
    一、粵劇流派傳承需堅持整體性保護
    二、粵劇流派傳承需建立文化生態保護區
    三、粵劇流派傳承應避免評價標準單一化
  第四節  從紅線女看粵劇流派個性化傳承
    一、個性化傳承
    二、紅線女傳承的歷次重要傳承情況
    三、紅線女傳承的個性化特點
    四、紅線女個性化傳承的影響因素
  第五節  從文武生看粵劇流派共性化傳承
    一、共性化傳承
    二、文武生的歷史淵源
    三、文武生的共性化傳承
    四、文武生傳承面臨的問題
    五、文武生共性化傳承和個性化傳承的辯證關係
  本章小結
結論
    一、粵劇流派是粵劇藝術傳承的結果
    二、粵劇流派傳承以代表劇目為紐帶
    三、粵劇流派傳承與粵劇整體性保護
    四、粵劇流派傳承是粵劇教育的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附錄
  一 「鏡腔」傳承人關國華訪談記錄
  二 粵劇海外傳播者林小群訪談記錄
  三 「白(駒)派」弟子白超鴻與林小群訪談記錄
  四 著名粵劇伴奏家黃壯謀訪談記錄
  五 「白(駒)派」和「薛派」弟子葉兆柏訪談記錄
  六 「紅派」和「馬派」弟子歐凱明訪談記錄
  七 薛覺先從藝時間表
  八 馬師曾從藝時間表
  九 紅線女部分演齣劇目匯總
  十 白駒榮部分唱片曲目匯總
  十一 白玉堂上海演齣劇目匯總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