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牛津英國海軍史

  • 作者:編者:(英)約翰·理查德·希爾|責編:肖峰|譯者:侯美
  • 出版社:上海光啟書局
  • ISBN:9787545220445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84
人民幣:RMB 1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從抵擋維京戰船的海上圍牆,到傾覆無敵艦隊的驚濤駭浪,再到世界大戰的鋼鐵洪流,英國海軍不僅是守護不列顛的堅盾,更是帝國擴張的利劍。無論是風帆戰艦、鐵甲艦還是航母的時代,它都以專業和先進著稱,甚至引領世界海軍潮流。本書由多位活躍于歷史研究、造船、航海、戰略分析甚至海軍實操等領域的專家合作撰寫,不僅是一部專業的海軍史,更揭示了稱霸海上的另一面:海軍建設是一場傾國家之力的博弈,在權力世界里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作者介紹
編者:(英)約翰·理查德·希爾|責編:肖峰|譯者:侯美

目錄
第一章:英格蘭之牆(1500年之前)——蘇珊·羅斯
  撒克遜人和維京人
  諾曼征服
  與法國的聯繫
  約翰國王時期的海軍活動:茲溫
  船隻設計的發展
  百年戰爭的爆發
  斯魯伊斯海戰
  支持克雷西戰役及「海上西班牙人之戰」
  失敗,僵局,減縮
  亨利五世振興海軍
  內戰期間,海軍建設被忽視
  復興的開始
第二章:從國王艦船到皇家海軍(1500—1642)——大衛·洛迪斯
  亨利八世的遺產
  海軍部初具規模
  北方的戰爭
  瑪麗一世的海軍隊伍
  伊麗莎白一世繼承王位
  冒險家和海盜
  船隻建造的發展
  與西班牙的戰爭
  加的斯突襲和無敵艦隊(1587—1588)
  戰爭之後(1589—1603)
  斯圖亞特王朝初期的問題,1604年
  失敗的探險
第三章:永恆的國家海上作戰力量(1642—1689)——J.D.戴維斯
  影響和特性
  艦船發展
  管理變化
  艦隊的人力配備
  英荷戰爭
  其他海軍行動(1650—1689)
  斯圖亞特王朝的終結
第四章:英法戰爭(1690—1815)——約翰·B.哈騰多夫
  光榮革命
  九年戰爭(1689—1697)
  里斯維克和平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烏得勒支和平
  1739—1748年的戰爭
  亞琛和平
  七年戰爭
  巴黎和約
  為美國而戰
  法國大革命戰爭
  特拉法加后的海戰
第五章:18世紀作為國家機構的海軍(1690—1815)——丹尼爾·A.鮑
  船隻、船塢和基地
  海員和人員配置

  健康、食物、紀律和士氣
  海軍軍官
  海軍與國家
第六章:帝國之盾(1815—1895)——安德魯·蘭伯特
  世界帝國戰略
  地中海(1815—1850)
  克里米亞戰爭:改變戰略平衡的嘗試
  中國和東方
  鐵甲時代
  海權新秩序(1885—1895)
  結論
第七章:從木材、風帆、鐵彈到鋼鐵、蒸汽、炮彈(1815—1895)——大衛·K.布朗
  導讀
  風帆時代的謝幕
  明輪戰艦
  鐵船體
  螺旋槳船
  蒸汽戰列艦
  19世紀中葉的其他發展
  「勇士」號
  中央炮台船
  炮塔船
  無桅桿船
  水下攻擊——撞角和魚雷
  黑暗時代
  「海軍上將」級戰艦
  巡洋艦
  《海軍防禦法案》
  「君權」級戰列艦
  前無畏艦
  巡洋艦
  驅逐艦
  評論
第八章:「奮進」號、「發現」號和「思想」號(1760—1895)——羅傑·莫里斯
  導讀
  庫克
  溫哥華
  弗林德斯
  海軍水文總長
  考古
  歐文和非洲
  「小獵犬」號
  北極
  禁止販賣奴隸
  太平洋
  戰爭中的勘測工作
  海洋學
  遠東的海盜
  救災
第九章:持續科技化的海軍生活和教育系統(1815—1925)——約翰·溫頓

  1815—1855年的軍官入伍和訓練
  水兵制度:1815—1840年入伍及服役的條件
  對培訓的新重視
  19世紀中期解決兵員配備問題
  19世紀中期的培訓
  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兵員配備問題
  海軍預備隊
  休假
  19世紀中期的軍官培訓
  公眾對海軍態度的改變
  工程師
  「費舍爾-塞爾伯恩計劃」
第十章:戰列艦隊:戰爭的考驗(1895—1919)——詹姆斯·戈德里克
  海軍競賽和政治孤立(1895—1905)
  英法協約和海軍改革(1905—1910)
  第一次世界大戰迫近(1910—1914)
  一戰爆發
  遙遠的海域(1914—1915)
  1915—1916年海戰模式的變化
  日德蘭海戰
  北海日德蘭海戰的餘波(1916—1918)
  U型潛艇戰(1917—1918)
  傑利科被威姆斯取代,1917年
  戰爭結束,1918年
第十一章:緊縮,反思,復興(1919—1939)——傑弗里·蒂爾
  經濟制約
  復甦的開始
  謀求裁軍的影響
  戰略性設想
  緊迫的干擾
  建設項目
  戰爭學說
  戰鬥方法
第十二章:得到證實的軍種(1939—1946)——埃里克·J.格羅夫
  戰略、資源和威脅
  挪威戰役
  德國佔領法國的影響
  大西洋戰役(1940—1941)
  「俾斯麥」號
  地中海(1940—1941)
  日本參戰:遠東(1941—1942)
  本土水域和北極護航隊(1941—1942)
  地中海,1942年
  大西洋戰役(1942—1943)
  在北極的成功(1942—1943)
  海上優勢和兩棲登陸支援(1943—1944)
  遠東建設(1944—1945)
  結論
第十三章:中等實力的現實(1946年至今)——約翰·理查德·希爾
  高級國防組織(1946—1994)

  戰後教訓(1946—1957)
  主持變革(1957—1968)
  聯盟的承諾,單一場景(1968—1982)
  不穩定的平衡(1982—1994)
  海軍人員(1945—1994)
  對艦隊的支持(1945—1994)
第十四章:皇家海軍與戰後海軍革命(1946年至今)——諾曼·弗里德曼
  冷戰和熱戰
  經濟約束
  現代化
  70年代的海軍蓬勃發展
  新戰略形勢下的海軍規模和形態,1990年
  技術上的挑戰
  潛艇和反潛戰
  噴氣式飛機的操作
  行動數據系統
  防空
後記:約翰·理查德·希爾
大事記
插圖信息
延伸閱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