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妙理與高情(南宋詞學思想研究)/有學

  • 作者:谷卿|責編:孫科鏤
  • 出版社:浙江古籍
  • ISBN:9787554027998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9
人民幣:RMB 5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宋學研究一種,是關於南宋詞學思想的研究專著。全書除引言外,大體分五個章節,第一章探討李清照《詞論》在詞學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及詞的體性問題;第二章概述意識形態籠蓋內外的詞學思想理路;第三章通過細讀承載詞學思想的若干種類文本,分析其形態與內涵;第四章從「興」「比」角度論述稼軒詞和南宋詠物詞的審美轉向;第五章從較為宏觀的藝術史與批評史的視角,以「清空」「騷雅」為中心,詳析詞學與畫學的關係並作比較。

作者介紹
谷卿|責編:孫科鏤
    谷卿,出生於歷史文化名城安慶,自幼篤好古學,嫻習詩書畫印,曾受公派赴台灣東吳大學交換訪學。現居北京,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后,專註古典文藝研究與文化批評。

目錄
序(趙維江)
引言 體察隱情:詞學思想研究的視角
  一、文學思想史的形態與傳統
  二、詞學思想史的內涵與南宋詞學思想的研究構想
第一章  本體論研究:《詞論》與兩宋詞學的「正」「變」
  第一節  辨體:《詞論》關注的核心問題及其主張
    一、《詞論》的主要內容與價值取向
    二、《詞論》與《花間集序》詞學思想的呼應
    三、「別是一家」的辨體內涵與理論意義
  第二節  「正」「變」:兩條涇渭分明的詞學傳統
    一、《詞論》對兩種詞學批評傳統形成的推動
    二、南宋詞學的「正」「變」二途
    三、對蘇辛詞學的反覆探討與深入認知
第二章  品格論研究:「雅」「正」「婉」的理路合軌
  第一節  「復雅」思潮與鮦陽居士的詞學思想
    一、倡「復雅」以尊詞體
    二、尚實用而重寄托
  第二節  《碧雞漫志》的「情性」「中正」之尚
    一、情性是詞學的本質
    二、「稽之度數」及其重要性
    三、從「獨重女音」到「向上一路」
  第三節  《樂府指迷》的婉雅之尚
    一、倡婉雅以宗清真
    二、從「宛轉回互」到「潛氣內轉」
第三章  形態與內涵研究:詞學批評的文本屬性
  第一節  文本形態:緣事的「傳奇性」
    一、「傳奇型詞話」與「以傳奇為詞話」
    二、「傳奇型詞話」與詞本事和緣事詩學
  第二節  審美路徑:細探文本的「情」與「境」
    一、由詞中之「情」生詞中之「境」
    二、由詞中之「境」發現「婉」「雅」之美
  第三節  觀念內涵:「詞史」意識與學問化傾向
    一、詞學批評中「詞史」意識的呈現
    二、詞學批評學問化傾向的流露
第四章  表現研究:南宋詞「變」與「深」的詞學特質
  第一節  「極其變」:「以文為詞」及稼軒詞的「象」與「事」
    一、「以文為詞」對「以賦為詞」和「以詩為詞」的超越
    二、興「象」與興「事」背後的生命寄托和政治隱情
  第二節  「極其深」:比興傳統視閾中的南宋詠物詞
    一、兩宋詠物詞之變:從「賦」到「比」「興」
    二、精深的極致:吳文英的「深密」與王沂孫的「深厚」
第五章  範疇研究:「清空」「騷雅」的思想內涵
  第一節  「清空」新釋:基於詞學與畫學的比較視角
    一、詞與畫的「疏」「密」二體
    二、「清空中有意趣」:詞與畫的抒情化傾向
    三、「逸」:藝術批評關於主體人格的理想
  第二節  「清空」與「騷雅」的思想歸屬及其間之互濟
    一、「清」「空」在張炎詞中的呈現方式
    二、「清」「空」的思想歸屬及其與「騷雅」的關係
    三、「騷雅」的思想內涵與姜夔詞的抒情方式

    結語 「秩序」的突破、維護與重勘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