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刑法解釋動態觀/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術文庫

  • 作者:王東海|責編:屈瑤//王雅楠
  • 出版社:法律
  • ISBN:9787519797799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6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刑法解釋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它貫穿于刑法理論研究始終和司法實踐全過程。
    刑法解釋動態觀既是一種觀念立場,也是一種具體方法。解釋主體認知、解釋對象、解釋過程等的動態性特徵,決定了刑法解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一個將刑法規定運用到具體的案件事實當中,用事實解釋法律、用法律解釋事實,在規範與事實之間不斷尋找最大契合點,對具體案件進行處理的過程。刑法解釋動態觀可以分為個人場域、司法場域、社會場域三個層次,其實現需要相應的制度保障。刑法解釋動態觀符合司法規律,能夠有效解決實踐問題,值得提倡和運用。當然,刑法解釋的動態性並不是要否定刑法解釋的安定性,而是要遵循刑法謙抑性原則和罪刑法定原則,要受到規範邏輯和情理價值的制約。

作者介紹
王東海|責編:屈瑤//王雅楠
    王東海,河北邢台內丘縣人,法學博士。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五檢察部(經濟、職務犯罪檢察部)主任,四級高級檢察官,重慶大學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西南大學法學院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第四屆全國檢察機關偵查監督業務能手、全國檢察機關調研骨幹人才、全國檢察機關經濟犯罪檢察人才。先後在《現代法學》《中南大學學報》《法治論壇》《人民檢察》《中國檢察官》《檢察日報》《人民法院報》等刊物發表文章七十余篇,主研、參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殘聯、最高人民檢察院等省部級課題十余項。

目錄
導論
    一、選題背景與意義
    二、研究立場與方法
第一章  問題反思:刑法解釋動態觀之提倡
  第一節  刑法解釋觀念之釐定
    一、刑法解釋概念梳理
    二、現有刑法解釋觀念爭鳴
    三、刑法解釋觀念的動態與靜態之分
  第二節  刑法解釋靜態觀之反思
    一、刑法解釋靜態觀的理論梳理
    二、刑法解釋靜態觀的理論問題
    三、刑法解釋靜態觀的實踐問題
  第三節  刑法解釋動態觀之提倡
    一、刑法解釋動態觀的梳理
    二、刑法解釋動態觀的依據
    三、刑法解釋動態觀的功能作用
第二章  個人場域:刑法解釋動態觀之主體研判
  第一節  起點:大前提與小前提的初步研判過程
    一、刑法解釋與三段論推理的關聯
    二、作為小前提之法律事實的構建
    三、作為大前提之法律規範的尋找
  第二節  過程:以刑法價值目的為導航的邏輯推理過程
    一、刑法的價值目的考量
    二、價值目的對邏輯推理的指引
    三、刑法價值目的對邏輯推理指引的展開
  第三節  結論:最大契合度之研判結論
    一、規範邏輯角度的契合度研判
    二、情理價值角度的契合度研判
    三、規範邏輯和情理價值契合度研判的過程
第三章  司法場域:刑法解釋動態觀之訴訟博弈
  第一節  偵查、調查階段之博弈
    一、偵查機關、調查機關的內部博弈
    二、偵查機關、調查機關與檢察機關之博弈
    三、偵查與辯護之博弈
    四、檢察與辯護之博弈
  第二節  審查起訴階段之博弈
    一、偵查、調查與檢察之博弈
    二、檢察與辯護之博弈
  第三節  法庭審判階段之博弈
    一、控辯雙方的爭執與博弈
    二、法官裁判的居中兼聽與辨析
    三、解釋結論形成中的利益平衡
第四章  社會場域:刑法解釋動態觀之官民互動
  第一節  民眾與偵查的互動
    一、辯護律師與偵查的互動
    二、案件利益相關人與偵查的互動
    三、偵查與媒體和大眾的互動
  第二節  民眾與檢察的互動
    一、辯護與檢察的合作與對抗
    二、利益相關人與檢察的商談與對抗

    三、媒體大眾與檢察的相互影響
  第三節  民眾與審判的互動
    一、民眾刑法解釋觀對審判的影響
    二、民眾與審判的互動
第五章  機制保障:刑法解釋動態觀之保障制約
  第一節  實質的監督制約機制
    一、權力主體內部的監督制約
    二、權力主體之間的監督制約
  第二節  平等的對話博弈機制
    一、監察、偵查、檢察與審判之間的對話協商
    二、司法與被告一方的對話互動
    三、司法與被害一方的對話協商
  第三節  廣泛的公眾參與機制
    一、充分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
    二、進一步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
    三、進一步優化人民監督員制度
    四、健全完善公開聽證制度
  第四節  嚴格的法律文書說理機制
    一、擴大說理文書的範圍
    二、健全文書說理制度
結語  新時代刑法解釋的觀念革新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