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只此芳華(梅蘭芳訪美實錄與研究)(精)

  • 作者:董存發//洪朝輝|責編:顧佳
  • 出版社:上海書店
  • ISBN:9787545824483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10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梅蘭芳(1894—1961),中國京劇四大名旦之首。1930年1月18日到7月18日,梅蘭芳在美國訪問演出長達整整半年,然而外界對這一史實及他在這段時間的經歷知之甚少。
    本書作者首次運用西方比較流行的文化在地化、紮根理論和邊緣學等理論模式和研究方法,結合中國傳統史學編年考證、溯源歸納的方法,通過美國六大城市和三十四個州的主流和地方英文報刊資料,配合罕見圖片資料佐證,完整敘述、分析和考證梅蘭芳成功訪美演出的全過程。同時,通過兩個故事員——「梅蘭芳劇團」主動推廣和「美國報刊」客觀報道,從不同側面講述了近代以來「中學西傳」最成功的故事。
    1930年的梅蘭芳訪美演出,既代表了「中學西傳」的起點,也是對「西學東漸」的回應,更是展現中國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在地化、中美京劇外交的重要機會。
    本書深入全面地挖掘各類難以發現的中英文資料,通過新資料、新方法、新觀點,以及逸聞趣事、圖文並茂相結合的方式,糾偏流傳的謬誤,還原梅蘭芳訪美的細節,完整呈現了梅蘭芳成功進行「中學西傳」的全過程。本書進一步推動了梅蘭芳研究的深化,展示了中國傳統京劇藝術在美國,乃至西方文明世界,從被質疑到開始互動,乃至被逐漸認同和欣賞的文化傳播軌跡。

作者介紹
董存發//洪朝輝|責編:顧佳
    董存發,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在中央黨史研究室工作近十年,擔任助理研究員。擅長口述歷史研究,出版有《杜維善口述歷史》和《我的父親杜月笙暨杜府舊事》。2019年受聘于復旦大學亞太區域合作與治理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洪朝輝,杭州大學歷史本科畢業,美國馬里蘭大學美國史碩士和博士,現為美國紐約福坦莫大學終身教授。曾在美國五所大學任教任職三十余年,主要從事美國史、中美關係史和經濟史研究。

目錄

導論
一、每日實錄篇
第一章  籌備記事(楔子)
  第一節  多年籌備
    (一)戲劇改革創新
    (二)行前方案爭論與定奪
    (三)首本英文介紹書籍出版
    (四)華美協進社持續支持
  第二節  平津惜送(每日實錄)
    (一)1929年底
    (二)1930年初
  第二節  告別上海
    (一)演出籌款
    (二)離滬過日
    (三)美國之旅
第二章  東部演出日誌
  第一節  美國式禮遇
    (一)入境西雅圖
    (二)橫跨美國大陸
  第二節  紐約式社交
    (一)各界歡迎
    (二)劇場安排
  第三節  盛大首演華盛頓
    (一)伍朝樞公使晚宴
    (二)首演華盛頓
  第四節  馬到成功百老匯
    (一)正式公演
    (二)國家劇院續演
    (三)答謝告別
第三章  中部和西部演出紀實
  第一節  載譽芝加哥
  第二節  風靡舊金山
  第三節  殊榮洛杉磯
    (一)好萊塢風采
    (二)名校榮譽博士
第四章  歷史性完美收官
  第一節  檀香山封關
  第二節  返航旅途
  第三節  回歸上海灘
    (一)成功抵達浦東
    (二)北上歸舊都
二、史實考證篇
第五章  演出場次考證
  第一節  東部演出場次考
    (一)首都華盛頓演出
    (二)百老匯第一階段演出
    (三)百老匯第二階段演出
  第二節  中部和西部演出場次考
    (一)芝加哥演出場次

    (二)舊金山演出場次
    (三)洛杉磯演出場次
    (四)檀香山演出場次
第六章  演出票房考證
  第一節  紐約演出票價考證
    (一)同類票價參照
    (二)當事人回憶
  第二節  中部與西部票價統計
    (一)芝加哥票價
    (二)舊金山票價
    (三)洛杉磯票價
    (四)檀香山票價
  第三節  劇院座位數與觀眾數推論
    (一)各地劇院座位數
    (二)票房估算
第七章  演齣劇目考辯與溯因
  第一節  訪美劇目研究的學術動態介紹
  第二節  演齣劇目的釐清
    (一)東部演齣劇目
    (二)中部與西部演齣劇目
  第三節  劇目取捨與訪美成功的關係
    (一)形體動作為優先
    (二)合理組合
    (三)不斷變更
    (四)新舊劇目平衡
    (五)符合美國社會時尚
    (六)注重共通情感劇目
三、跨文化研究篇
第八章  梅蘭芳訪美與中美京劇外交
  第一節  訪美宗旨的合理定位
    (一)訪美宗旨
    (二)官方協助
    (三)民間主導
  第二節  中國故事的講述效用
    (一)梅蘭芳素質
    (二)齊如山加持
    (三)張彭春導演
  第三節  媒體和受眾的正面反映
    (一)媒體輿論
    (二)演出轟動的文化原因
    (三)劇評家的反饋
第九章  地方媒體與中美民間外交
  第一節  交流細節與京劇魅力
    (一)地方報紙與名人
    (二)地方媒體與京劇
  第二節  認知中國、華人和中國文化
    (一)為中國正名
    (二)為華人正名
    (三)為中國文化正名
  第三節  批評的警醒價值與民間外交

    (一)中西戲劇比較批判
    (二)梅蘭芳表演藝術評判
第十章  中學西傳的傑作
  第一節  知己知彼的能力
    (一)知彼之長
    (二)知己之短
  第二節  改良中國戲劇
    (一)形式改良
    (二)劇目改革
    (三)劇場更新
  第三節  美國社會與中國京劇
    (一)美國專家澄清美國受眾對京劇的誤解
    (二)劇作家批評建議
    (三)提升受眾欣賞能力
    (四)接受京劇元素
第十一章  跨文化人物比較:梅蘭芳與杜威
  第一節  梅蘭芳與杜威的淵源
    (一)紐約交往
    (二)北京結交
  第二節  他者與自我的重構
    (一)梅蘭芳與時俱進
    (二)杜威深入中國
  第三節  文化本土化的融合效應
    (一)梅蘭芳與杜威的雙向努力與成果
    (二)國內外的不同反響
  第四節  文化外交的效用
    (一)文化外交的素質要求
    (二)文化外交成果顯著
第十二章  邊緣事件新論
  第一節  張彭春四次公開演講
    (一)中國京劇藝術精華
    (二)中國京劇表演模式
    (三)中國文化價值
    (四)京劇舞台現代趨勢
  第二節  日本筒井劇團演出
    (一)筒井劇團背景
    (二)媒體比較中日戲劇
    (三)中日戲劇異同之思考
  第三節  名譽博士的效用
    (一)波摩那學院名譽博士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