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漢語語法史專題研究(精)/北大中國語言學研究叢書/北京大學人文學科文庫

  • 作者:楊榮祥|責編:趙明秀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62990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31
人民幣:RMB 8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由作者在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給碩士、博士研究生開設的「漢語語法史專題研究」課的部分講義改寫而成。緒論介紹漢語語法史的研究現狀、重申歷史觀念、系統觀念、跨語言視野在漢語語法史研究中的重要意義。六個專題分別討論目前漢語語法史研究尚不夠深入而又比較重要的問題。包括:漢語詞類的歷時演變,詞類活用產生的句法環境和衰落的原因,綜合性動詞向分析性結構演變以及這種演變與漢語語法系統發生調整的關係,連動共賓結構的來源、演變、衰落及其與動結式的關係,連詞「而」在上古漢語語法系統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而」的衰落與上古到中古漢語語法發生結構性變化之關係,吸收語法化學說的理論方法對漢語語法史上若干虛詞的來源、演變的探討。

作者介紹
楊榮祥|責編:趙明秀
    楊榮祥,北京大學語言文學系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首席專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兼任湖北省「楚天學者」講座教授,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人文特聘教授、清源書院院長,大灣區大學人文特聘教授、人文社科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主要從事漢語語法史、大學人文通識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成果有《近代漢語副詞研究》(商務印書館,2005年)、《「源遠流長:漢字國際學術研討會暨AEARU第三屆漢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新編學生詞典》(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大學生人文素養名家講座(一)(二)》(主編,語文出版社,2022年,2024年),在《中國語文》《古漢語研究》《語言研究》《語文研究》《語言學論叢》《歷史語言學研究》《世界漢語教學》《漢語學報》《北大教育評論》等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余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現狀
  第二節  努力方向
  第三節  奮鬥目標
第二章  漢語詞類歷時演變專題研究
  第一節  《馬氏文通》的詞類劃分與漢語劃分詞類的觀念變化
  第二節  漢語史的詞類劃分
  第三節  「類」與「類」結合關係的變化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上古漢語綜合性動詞專題研究
  第一節  個案研究:對象自足動詞「聚」的語義句法演變
  第二節  從古文字字形看對象自足動詞的句法表現
  第三節  個案研究:古漢語中「殺」的語義特徵和功能特徵
  第四節  結果自足動詞的語義句法特徵
第四章  詞類活用問題專題研究
  第一節  如何看待詞類活用
  第二節  上古漢語綜合性動詞的特點
  第三節  詞類活用與上古漢語綜合性動詞的關係
  第四節  餘論
第五章  連動共賓結構歷時演變專題研究
  第一節  上古漢語的連動共賓結構
  第二節  上古漢語連動共賓結構的衰落
  第三節  連動共賓結構與動結式的關係
第六章  上古漢語連詞「而」專題研究
  第一節  「而」的基本功能:標記「兩度陳述」
  第二節  「名而動」結構的來源及其語法性質
  第三節  「而」在上古漢語語法系統中的重要地位
第七章  虛詞歷時演變專題研究
  第一節  上古漢語語氣詞「乎」的功能變化
  第二節  處置介詞的語法化
  第三節  「者」的衰落與「底(的)」的產生
  第四節  近代漢語副詞「白」的釋義與來源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