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是美國數學家諾伯特·維納于1950年出版的著作,旨在以技術為切入點,將控制論的理論框架應用於社會科學領域。全書共11章,首先,系統地介紹了控制論的基本原理,包括反饋機制、信息傳輸與處理、系統穩定性與最優控制等核心概念;其次,將控制論的理論工具應用於社會分析,揭示了技術在塑造社會結構、改變人類行為模式及影響社會決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對人在自動化社會中的位置與價值進行重新評估;最後,基於控制論的視角,對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前瞻性的分析,提出了信息社會、智能社會等概念,並指出了在這些新型社會中可能面臨的挑戰。
本書不僅拓寬了控制論的應用邊界,更為理解現代社會中技術與人類行為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見,是控制論和社會科學交叉融合的典範之作。
作者介紹
(美)諾伯特·維納|責編:劉英
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美國科學家,控制論的創始人。隨機過程和雜訊過程的先驅,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哈佛大學博士。
由於在陶伯定理方面的成就,諾伯特.維納榮獲過美國數學學會博赫爾獎。同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不久又辭去職務。
維納曾應邀到中國作訪問教授,在清華大學與李郁榮合作,研究並設計出很好的電子濾波器,獲得了該項發明的專利權。
1948年,維納發表《控制力》,宣告了這門新興學科的誕生。這是他長期艱苦努力並與生理學家羅森勃呂特等人多方面合作的偉大科學成果。維納立即從聲譽有限的數學家一躍成為國際知名人士.此時他早已年過半百。此後,維納繼續為控制論的發展和運用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維納從麻省理工學院退休后,由於他在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方面,勇於深入到工程和生物科學中去的多種令人驚異的貢獻,並且在這些領域中具有深遠意義,從而榮獲美國總統授予的國家科學勛章。
目錄
Preface The Idea of a Contingent Universe
I Cybernetics in History
II Progress and Entropy
III Rigidity and Learning: Two Patterns of Communicative Behavior
IV The Mechanism and History of Language
V Organization as the Message
VI Law and Communication
VII Communication, Secrecy, and Social Policy
VIII Role of the Intellectual and the Scientist
IX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X Some Communication Machines and Their Future
XI Language, Confusion, and J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