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模式研究

  • 作者:陳建|責編:劉艷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51320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4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深入探討了「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模式的理論與實踐,通過對眾包模式在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中的適用性進行分析,為讀者展示了眾包模式在這一領域的潛力與挑戰。本書不僅分析了中國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項目的現狀和難點,還通過對歐美等發達國家檔案眾包項目的調研,為中國眾包模式應用提供了豐富的國際借鑒。本書還探討了眾賽、眾籌、宏任務眾包等其他類型眾包模式的應用並提出了具體過程管理框架與實施策略。此外,書中還通過具體實證案例展示了各類眾包模式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與創新。本書為檔案管理者、研究人員以及對文化遺產眾包模式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系統全面的理論指引和實踐建議。

作者介紹
陳建|責編:劉艷
    陳建     男,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檔案學系主任。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檔案學專業,管理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后.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訪問學者。近期主要研究方向為參與式檔案館、歷史檔案眾包、鄉村檔案文化建設、檔案事業史、公司檔案治理等。獲評全國青年檔案業務骨幹,擔任山東省檔案學會理事、檔案學基礎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大學檔案數據與社會記憶研究中心研究員,入選山東大學未來計劃青年學者,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出版專著《檔案學的性格》(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專業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因與意義
    一 研究動因與背景
    二 研究意義
  第二節 學術史回顧
    一 國內研究現狀
    二 國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 主要內容與研究方法
    一 研究內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模式概述
  第一節 眾包模式在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中的適用性分析
    一 眾包模式的含義、優缺點及適用條件
    二 眾包模式在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中的必要性
    三 眾包模式在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中的可行性
  第二節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模式的含義與要素架構
    一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模式的含義
    二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模式的要素架構
第三章 中國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模式的應用現狀
  第一節 中國檔案眾包模式的應用成效與特點
    一 模式開展背景、目標與成效
    二 模式應用特點
  第二節 中國檔案眾包模式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難點
    一 檔案資源開放問題
    二 政策法規保障、信息安全與法律風險
    三 公眾參與度及參與激勵問題
    四 質量管控問題
    五 人才、資金與技術障礙
第四章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模式的國際借鑒
  第一節 美國國家檔案館檔案眾包項目
    一 NARA開展檔案眾包的背景因素分析
    二 NARA檔案眾包項目的類型和內容
    三 NARA檔案眾包項目的成效與特點
    四 NARA檔案眾包項目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第二節 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檔案眾包項目
    一 NAA檔案眾包項目實施概況
    二 NAA檔案眾包項目實踐特點
    三 NAA檔案眾包項目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第三節 英國國家檔案館檔案眾包項目
    一 NAUK檔案眾包項目開展的背景、目標與成效
    二 NAUK檔案眾包項目的特點
    三 NAUK檔案眾包項目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第四節 新加坡國家檔案館檔案眾包項目
    一 NAS公民檔案員項目的開展背景、目標與成效
    二 NAS公民檔案員項目的特點
    三 NAS公民檔案員項目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第五節 加拿大圖書檔案館檔案眾包項目
    一 Co-Lab檔案眾包項目的背景、內容與成效
    二 Co-Lab檔案眾包項目的特點
    三 Co-Lab檔案眾包項目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第六節 美國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反奴隸制手稿轉錄眾包項目
    一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反奴隸制手稿轉錄眾包項目探析
    二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反奴隸制手稿轉錄眾包項目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第七節 德國阿羅爾森檔案館檔案眾包項目
    一 阿羅爾森檔案館檔案眾包項目的背景、目標與內容
    二 阿羅爾森檔案館檔案眾包項目的管理機制
    三 阿羅爾森檔案館檔案眾包項目的數字人文特徵
    四 阿羅爾森檔案館檔案眾包項目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第八節 荷蘭阿姆斯特丹檔案館「眾在參與」(VeleHanden)項目
    一 「眾在參與」(VeleHanden)項目的開展背景及內容
    二 「眾在參與」(VeleHanden)項目的特點
    三 「眾在參與」(VeleHanden)項目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第五章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模式的過程管理框架構建及實施策略
  第一節 檔案眾包模式過程管理框架構建
  第二節 檔案眾包模式過程管理實施策略
    一 前期準備階段
    二 中期任務執行與管理階段
    三 後期審核與獎勵階段
    四 眾包評價與持續改進
第六章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模式的其他類型研究
  第一節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賽模式研究
    一 研究綜述與目標
    二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賽模式概述
    三 國內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賽模式應用現狀調查與評價
    四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賽模式的過程管理框架構建及實施策略
  第二節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籌模式研究
    一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籌模式的適用性及學術史回顧
    二 中國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籌模式應用現狀調查
    三 中國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籌模式應用現狀的原因分析
    四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籌模式的過程管理框架構建及實施策略
  第三節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宏任務眾包模式研究
    一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宏任務眾包模式的概念、要素及研究綜述
    二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宏任務眾包模式的適用性
    三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宏任務眾包模式現狀調研——以八戒公採為例
    四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宏任務眾包模式的過程管理框架構建及實施策略
第七章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模式的案例應用
  第一節 微任務眾包模式:濟南記憶檔案收集與利用
    一 短視頻平台城市記憶檔案微任務眾包模式的概念與架構
    二 短視頻平台濟南記憶檔案微任務眾包模式調研與問題
    三 短視頻平台濟南記憶檔案微任務眾包模式改進策略
  第二節 眾賽模式:檔案文化創意產品開發
    一 當前中國檔案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存在的問題與難點
    二 檔案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眾賽的模式架構與適用性
    三 眾賽模式應用於檔案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難點和障礙
    四 基於眾賽模式的檔案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策略
  第三節 眾籌模式:檔案文化創意產品開發
    一 基於眾籌模式的檔案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意義與架構
    二 摩點網檔案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眾籌現狀
    三 基於眾籌模式的檔案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策略
第八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研究結論
    一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眾包模式的優勢
    二 眾包模式應用中的挑戰與局限
    三 國外經驗的借鑒與啟示
    四 中國檔案眾包模式的未來展望
  第二節 研究局限
  第三節 研究展望
附錄 眾包模式在中國國家檔案館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中的應用現狀與前景問卷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