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物質現狀複原(保存修復學視野下的美術研究)

  • 作者:何韻旺|責編:韋麗娟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59088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6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美術遺產保存修復視角,結合多方法探討古代美術作品相關問題。
    本書共四章。第一章介紹古代繪畫物質構造,涵蓋支撐體、彩色材料、膠結材料。第二章探討色彩觀,涉及與印度戲劇理論關聯及相關藝術見解。第三章闡述色彩與技法構造,包括合色、疊色、截金、錫箔彩色技法。第四章聚焦現狀摹寫與複原研究,摹寫注重古典材料與技法傳承,複原以克孜爾第14窟佛龕為例展現方法。
    本書意義在於強調美術作品是整體,提供現狀摹寫與複原研究路徑。現狀摹寫利於作品解讀,複原是綜合性研究,兩者與美術史研究互補,展現了美術研究的基礎知識、方法及範式,雖或有不足,但為美術研究提供新視角。

作者介紹
何韻旺|責編:韋麗娟
    何韻旺,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傳統書畫保存修復工作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2011年獲日本東華財團資助,赴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深造,從事古典繪畫的模寫及材料研究;2013年由國家公派赴東京藝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主修文化財保存學(保存修復日本畫),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東方古典繪畫材料技法、保存修復及重彩畫的研究、創作。

目錄
第一章  古代繪畫的物質構造
  第一節  古代繪畫的支撐體
    一、壁畫支撐體
    二、板繪支撐體
    三、織物支撐體
    四、紙本支撐體
  第二節  古代繪畫的彩色材料
    一、顏料
    二、染料
    三、金屬
  第三節  古代繪畫的膠結材料
    一、膠結材料的分類
    二、動物膠的文化
    三、動物膠的原料
    四、動物膠的製作
    五、膠結材料的應用
第二章  古代繪畫的色彩觀
  第一節  戲劇與繪畫的色彩關聯
    一、戲劇與繪畫
    二、角色與顏色
    三、壁畫人物與戲劇人物的顏色關聯
  第二節  印度藝術理論中的色彩觀
    一、原色的理論
    二、間色與複色
    三、人物的顏色
    四、色彩的暈染
  第三節  《畫經》中的造型與色彩觀
一、筆者譯《畫經》第三十九章  
二、筆者譯《畫經》第四十章  
    三、關於姿態與色彩的解析
第三章  作為文化的色彩與技法構造
  第一節  古代繪畫的合色方法
    一、印度古代藝術理論中的合色
    二、中國古代藝術理論中的合色
    三、日本古代繪畫理論中的合色
    四、中日合色理論的關聯
  第二節  古代繪畫的疊色構造
    一、礦物色的疊色構造
    二、礦物色與植物色的疊色構造
    三、植物色與植物色的疊色構造
    四、襯色的意義
  第三節  古代美術中的「截金」彩色技法
    一、截金技藝的古今
    二、截金的起源與在中亞的傳播
    三、內陸佛教美術中的截金錶現
    四、截金在日本的繼承與發展
  第四節  古代美術中的錫箔彩色技法
    一、錫的價值
    二、錫箔作為繪畫材料的記載
    三、錫箔在東西方繪畫中的技法特徵

第四章  現狀摹寫與複原研究
  第一節  圖像的傳摹與增殖
    一、「臨」「摹」之辨
    二、圖像的增殖與繁衍
    三、粉本與畫稿
  第二節  《孔雀明王像》現狀摹寫
    一、孔雀明王造像的美術史考察
    二、《孔雀明王像》的材料技法
    三、《孔雀明王像》的摹寫過程
    四、《孔雀明王像》的摹寫總結
  第三節  克孜爾第14窟佛龕複原
    一、佛龕與石窟構造的關聯
    二、佛龕與佛像考察
    三、佛龕主題與造型化表現
    四、史料中的帝釋窟描寫
    五、佛龕的裝飾材料與表現主題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