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雪竇山第一屆慈氏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雪竇山文庫

  • 作者:編者:怡藏|責編:鄧益明
  • 出版社:中西書局
  • ISBN:9787547523483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1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雪竇山首屆慈氏學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研討會上眾多學者從各種不同角度對慈氏學展開了研究,本書收錄了相關論文30余篇。慈氏學即圍繞彌勒菩薩(「慈氏」為「彌勒」之意譯)進行的各種研究,全書內容包括慈氏學的歷史、意義,唯識學相關佛教哲學問題研究,佛教史研究,佛教相關文獻、圖像研究,佛教歷史文化尤其是彌勒文化研究等。

作者介紹
編者:怡藏|責編:鄧益明

目錄
慈氏學的歷史、意義及未來的展望
慈氏學多元形態芻議
何謂「了境及差別」?——印藏阿毗達磨對心心所本質區別理解的演變
關於《真實義品》中「離言自性」的教證
《瑜伽師地論》論「想」
《唯識三十頌》安慧釋「識轉變」的同時/異時問題
概念、思想與詮釋:以《寶性論》之「佛性」為中心
《攝大乘論》界頌的四種解讀
「自證」還是「內證」?——論佛教哲學中的svasamvrtti等術語
略論二無心定中的有情相續——基於瑜伽行派及有部、經部教義的考察
世親思想轉變的考察——以「心」(citta)之詞源學解釋為中心
論佛教邏輯學一知識論學派的因明傳統——歷史、特徵與基本理論
唯識學在觀修「無自性」上的基本觀點及核心要點
阿賴耶識的自種是什麼?
唯識學視角下的業報形成機制——以殺生業道為例
探析不相應行法中「命根」的假實性
國圖藏BD04406號寫本研究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與《續高僧傳·玄奘傳》文本差異考析
現代新儒家的天台、華嚴圓教之判
論遼代的菩薩信仰
日本平安中後期的彌勒信仰與中國浙江
彌勒信仰的社會意義與人性光芒
白銀彌勒小考
從敦煌到新昌:中國早期彌勒造像的時空演進
彌勒造像藝術研究
說一切有部「一切有」學說的經證研究——以《識身足論》和《雜阿含經》的「觀」為例
以「慧苑異端化」事件來探討「勝利者的歷史」
識心如何成為知識基礎——牟宗三對唯識學與康德知識論的融會
阿含部彌勒經典《古來世時經》譯者考
探究「識」的淵源與發展——從早期佛教到瑜伽行派
龍樹與彌勒對《阿含經》「空」思想詮釋之同異——以《中論》與《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為線索
鏡涵萬流,包容一切——太虛大師「現實之理」的思想與特質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