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佛教社會史研究/日本學者古代中國研究叢刊

  • 作者:(日)竺沙雅章|責編:趙楚月|總主編:徐沖|譯者:鄒笛
  • 出版社:復旦大學
  • ISBN:9787309178463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51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日本東洋史界中國佛教史研究的名作。全書由前編「宋代佛教社會史研究」和后編「敦煌佛教教團研究」兩大部分構成。前編是本書重心所在,聚焦于兩宋政府以度牒官賣制度為核心的佛教管理政策之變遷,深入考察了這些政策在國家財政、宗教管理、佛教教團乃至地域社會、秘密宗教等諸多層面造成的長遠影響,揭示出宋代佛教在中國宗教史和社會史上的獨特地位與作用。后編圍繞敦煌的僧官制度與寺院經濟等主題,開拓中古佛教社會史研究之新境。作者自1960年代以來常年深耕于宋元佛教社會史和文化史研究,成果豐碩,考辨精深,奠定其學術地位的即為本書所收諸研究。

作者介紹
(日)竺沙雅章|責編:趙楚月|總主編:徐沖|譯者:鄒笛

目錄
序言
前編 宋代佛教社會史研究
第一章  宋代賣牒考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賣牒的由來——唐代的進納度僧
  第三節  賣牒的開始
  第四節  高宗的度牒住賣政策及其影響
  第五節  賣牒的恢復
  第六節  度牒的獲取方法
  第七節  小結
第二章  寺觀的賜額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宋初的寺院政策
  第三節  北宋中期的賜額
  第四節  北宋末的崇寧寺觀和南宋的賜額
  第五節  賜額制度的意義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宋代墳寺考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墳寺制的起源
  第三節  墳庵及道教的墳寺
  第四節  墳寺、墳庵普及的背景
  第五節  從墳庵到墓庄
第四章  福建的寺院與社會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福建寺院的社會地位
  第三節  福建的地方財政與寺院財產
  第四節  土木工程、福利事業與教團
  第五節  寺院勢力的衰落與元、明代的形勢
  第六節  小結
第五章  關於「吃菜事魔」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明教的傳播
  第三節  「吃菜事魔」的傳播以及官方取締
  第四節  「吃菜事魔」與佛教的關係
  第五節  對「吃菜事魔」認識的變化
  第六節  小結
第六章  方臘之亂與「吃菜事魔」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方臘之亂相關史料
  第三節  方臘之亂與宗教的關係
  第四節  方臘之亂與「吃菜事魔」的關係
  第五節  方臘之亂的社會背景
第七章  關於浙西的道民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道民相關史料
  第三節  道民與南宋浙西社會
  第四節  由稱呼所見的道民性質
  第五節  道民與白雲宗
  第六節  小結

第八章  元朝的江南統治與白雲宗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元朝的江南統一及其宗教政策
  第三節  元朝政府對白雲宗的彈壓
  第四節  白雲宗的後續動向
前編結語
后編 敦煌佛教教團研究
第九章  敦煌的僧官制度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僧統
  第三節  教授
  第四節  僧錄
  第五節  僧政與法律
  第六節  判官
  第七節  寺職
  第八節  從僧官制度看敦煌佛教
  第九節  小結
第十章  敦煌的寺戶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寺戶文書的所在
  第三節  寺戶的組織
  第四節  寺戶勞役及寺戶性質
  第五節  寺戶制度的變遷
  第六節  小結
第十一章  敦煌出土「社」文書研究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社司轉帖和牒狀
  第三節  社條
  第四節  社的運作
  第五節  社的組織
  第六節  小結
後記
附錄
譯者後記
編者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